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条缨
tiáo yīng

【拼音】:tiáo yīng

【拼音】:tiáo yīng

字义分解
条缨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丝制的带子。饰于驾车的马或结于冠。条缨[tāoyīng]⒈丝制的带子。饰于驾车的马或结于冠。
引证解释
⒈ 丝制的带子。饰于驾车的马或结于冠。条,通“绦”。引:《周礼·春官·巾车》:“革路,龙勒,条缨五就。”郑玄注:“条,读为絛。其樊及缨以絛丝饰之而五成。”《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适脱衰絰,冠条缨,墨缘,以见乎公。”⒈丝制的带子。饰于驾车的马或结于冠。条,通“绦”。引《周礼·春官·巾车》:“革路,龙勒,条缨五就。”郑玄注:“条,读为絛。其樊及缨以絛丝饰之而五成。”《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适脱衰絰,冠条缨,墨缘,以见乎公。”
网友释义
条缨,读音tiáoyīng,汉语词语,指丝制的带子。
汉语大词典
丝制的带子。饰于驾车的马或结于冠。条,通“绦”。《周礼·春官·巾车》:“革路,龙勒,条缨五就。”郑玄注:“条,读为绦。其樊及缨以绦丝饰之而五成。”《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适脱衰绖,冠条缨,墨缘,以见乎公。”
其他释义
1.丝制的带子。饰于驾车的马或结于冠。条,通'绦'。
条缨造句
1.穿着红白相间衣服,梳着辫子,头饰叠成长条形盖于头上,红色的绳子绕辫挽上,形成上为龙马角,下为龙凤尾的格局,左侧一条缨穗垂于耳畔,随风飘扬。
条缨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