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骨肉
gǔ ròu

【拼音】:gǔ ròu

【注音】:ㄍㄨˇㄖㄡˋ

【词性】:名词。

【结构】:骨(上下结构)肉(独体字)

【简体】:骨肉

【繁体】:骨肉

字义分解
骨肉的解释
词语解释
骨肉gǔròu。(1)身体。(2)骨和肉。(3)比喻至亲。
基础解释
(名)①比喻血统关系近的亲人:亲生~。②比喻关系非常密切,不可分离:~相连。
引证解释
⒈指身体。引《礼记·檀弓下》:“骨肉归復于土,命也!”《三国演义》第一〇五回:“平叱曰:‘丞相新亡,骨肉未寒,汝焉敢造反!’”⒉比喻至亲,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引《墨子·尚贤下》:“当王公大人之於此也,虽有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诚知其不能也,不使之也。”唐沉亚之《上寿州李大夫书》:“亚之前应贡在京师,而长幼骨肉萍居于吴。”《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兵火之际,东逃西躲,不知拆散了几多骨肉!”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四:“久别重逢,情逾骨肉。”⒊指同姓的人。引《宋书·王懿传》:“北土重同姓,谓之骨肉。”⒋比喻文章充实的内容。引《平山冷燕》第六回:“莫怪文章生骨肉,謫来元是掌书仙。”
网络解释
骨肉骨肉,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
指身体。《礼记·檀弓下》:“骨肉归復于土,命也!”《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平叱曰:‘丞相新亡,骨肉未寒,汝焉敢造反!’”比喻至亲,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墨子·尚贤下》:“当王公大人之於此也,虽有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诚知其不能也,不使之也。”唐沉亚之《上寿州李大夫书》:“亚之前应贡在京师,而长幼骨肉萍居于吴。”《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兵火之际,东逃西躲,不知拆散了几多骨肉!”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四:“久别重逢,情逾骨肉。”指同姓的人。《宋书·王懿传》:“北土重同姓,谓之骨肉。”比喻文章充实的内容。《平山冷燕》第六回:“莫怪文章生骨肉,謫来元是掌书仙。”
网友释义
骨肉,汉语词汇,读音gǔròu,意思是身体或骨和肉。
汉语大词典
(1).指身体。《礼记·檀弓下》:“骨肉归复于土,命也!”《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平叱曰:‘丞相新亡,骨肉未寒,汝焉敢造反!’”(2).比喻至亲,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墨子·尚贤下》:“当王公大人之于此也,虽有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诚知其不能也,不使之也。”唐沈亚之《上寿州李大夫书》:“亚之前应贡在京师,而长幼骨肉萍居于吴。”《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兵火之际,东逃西躲,不知拆散了几多骨肉!”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四:“久别重逢,情逾骨肉。”(3).指同姓的人。《宋书·王懿传》:“北土重同姓,谓之骨肉。”(4).比喻文章充实的内容。《平山冷燕》第六回:“莫怪文章生骨肉,谪来元是掌书仙。”
国语辞典
比喻至亲。指父子兄弟等。
辞典修订版
比喻至亲。指父子兄弟等。《管子.轻重丁》:「故桓公推仁立义,功臣之家,兄弟相戚,骨肉相亲,国无饥民,此之谓缪薮。」
辞典简编版
比喻至亲。 【造句】经过多方的寻觅,她终于找回失散多年的女儿,骨肉得以团聚。
其他释义
①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之情丨~团聚丨亲生~。②比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亲如~丨情同~。
近反义词
近义词
骨肉造句
1.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
2.齐桓公死后,五子争位,骨肉相残。
3.儿女是父母的亲生骨肉,哪有不惦着的?
4.海峡两岸同胞饱受骨肉分离之苦,盼望早日团圆。
5.我们几个人是患难之交,情同骨肉
6.他和我情同骨肉,结成了生死之交。
7.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广大人民群众骨肉相连。
8.他吝啬得连至亲骨肉都不多给一个钱,何况是外人。
9.她俩虽然不是亲姐妹,但却情同骨肉
10.写文章时,论点和论据是骨肉相连的,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主题突出,结构严谨。
骨肉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