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兴兵
xīng bīng

【拼音】:xīng bīng

【注音】:ㄒ一ㄥㄅ一ㄥ

【结构】:兴(上下结构)兵(上下结构)

【简体】:兴兵

【繁体】:興兵

字义分解
兴兵的解释
词语解释
兴兵xīngbīng。(1)调动军队打仗。兴兵[xīngbīng]⒈调动军队打仗。例兴兵讨伐。英startwar;sendanarmy;
基础解释
调动军队打仗兴兵讨伐。
引证解释
⒈起兵。引《战国策·东周策》:“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后汉书·伏隆传》:“宗室兴兵,除乱诛莽。”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文王在时,天下三分,已有其二。若到武王伐商之时,文王若在,或者不致兴兵。”
网络解释
兴兵起兵,汉语词汇。
释义
调动军队打仗
综合释义
起兵。《战国策·东周策》:“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后汉书·伏隆传》:“宗室兴兵,除乱诛莽。”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文王在时,天下三分,已有其二。若到武王伐商之时,文王若在,或者不致兴兵。”兴兵[xīngbīng]发兵征讨。《战国策.东周策》:「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三国演义.第七回》:「令进兵取冀州,约以夹攻,瓒必兴兵。」
网友释义
起兵,汉语词汇。拼音:xīngbīng释义:调动军队打仗
汉语大词典
起兵。《战国策·东周策》:“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后汉书·伏隆传》:“宗室兴兵,除乱诛莽。”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文王在时,天下三分,已有其二。若到武王伐商之时,文王若在,或者不致兴兵。”
国语辞典
发兵征讨。兴兵[xīngbīng]⒈发兵征讨。引《战国策·东周策》:「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三国演义·第七回》:「令进兵取冀州,约以夹攻,瓒必兴兵。」近兴师出兵
辞典修订版
发兵征讨。《战国策.东周策》:「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三国演义.第七回》:「令进兵取冀州,约以夹攻,瓒必兴兵。」
其他释义
1.起兵。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兴兵造句
1.不违背农时,不在疾病流行时兴兵作战,为的是爱护自己的民众;不乘敌人国丧时去进攻它,也不趁敌国灾荒时去进攻它,为的是爱护敌国的民众;不在冬夏两季兴师,为的是爱护双方的民众。
2.此时各地诸侯霸主,皆欲以讨伐之名一统天下,但一山自有一山高,群雄皆怕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若兴兵讨伐,则让后人捡了便宜,故都不动声色,但却暗流汹涌。
3.主公,依属下看,这三唐乡内部不稳,却又无故兴兵,唐三此人颇有点穷兵黩武,败亡怕是就在旦夕之间。
4.安条克四世会留意,背弃摩西五经的犹太人,他必兴兵,这兵必亵渎圣地。
5.险已极,即朕亦畏之。他怕胤禩搞逼宫,说“朕恐后日必有行同狗彘之阿哥,仰赖其恩,为之兴兵搆难,逼朕逊位而立胤禩者”。
6.高王请救兵于中国,中国兴兵靖难。
7.历史上千奇百怪的战争藉口层出不穷,但因一家糕饼店的损失而兴兵征伐一个国家,真是合理的藉口吗?
8.如此一来,朝廷便免去兴兵讨贼的劳资伤财,剿灭马贼,为民除害,昆仑派还可赢得汗马之功,而且敌人还无计再从中进行挑拨,可谓一石四鸟之计啊!
9.此役为官渡战,曹操由于仓促出门,没看黄历,晦日兴兵,出师不利,损折兵士近万。
10.亮再不能兴兵讨贼,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兴兵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