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即诗壁。诗墙[shīqiáng]⒈即诗壁。
引证解释
⒈即诗壁。参见“诗壁”引明李开先《哀姜园》诗:“诗墙多剥落,石局半尘埃。”
网络解释
诗墙常德古名武陵,建城两千余年,素称文物之乡。近年来,国家投资一亿零八百万元,以2.92公里长的防洪墙为载体,修建一座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诗墙,命名为“中国常德诗墙”。诗墙荟萃了中国当代名家诗词、书法、美术精品镌刻于一墙,被称为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获“吉尼斯之最”。中国常德诗墙位于常德市沅水防洪墙外侧,是“三山三水”之沅江风光带的主体景观,占地面积约14000平方米。
综合释义
即诗壁。明李开先《哀姜园》诗:“诗墙多剥落,石局半尘埃。”参见“诗壁”
汉语大词典
即诗壁。明李开先《哀姜园》诗:“诗墙多剥落,石局半尘埃。”参见“诗壁”《汉语大词典》:诗壁(诗壁) 拼音:shībì被诗人题上诗的墙壁,或专供诗人题诗的墙壁。宋王安石《庚申正月游齐安有诗云水南水北重重柳壬戌正月再游》诗:“招提诗壁漫黄埃,忽忽笼纱两过梅。”明黄淳耀《草萍驿有感》诗:“暗苔诗壁古,大树驿亭空。”清赵翼《再到扬州游红桥》诗:“履綦有迹重移屐,诗壁无纱半没尘。”
其他释义
1.即诗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