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庐山真面目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拼音】: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简体】:庐山真面目

【繁体】:廬山真面目

字义分解
庐山真面目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因以“庐山真面目”比喻一件事物的真相或一个人的本来面目。英:whatLushanMountainreallylooks——thetruthaboutapersonoramatter;one'struecharacterastherealfaceofLushanMountain;
基础解释
庐山:位于江西九江市南,是我国的名山之一。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
引证解释
⒈ 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引:庐山、山名,位于江西九江市南。语出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亦作“庐山面目”。清奚又溥《<徐霞客游记>序》:“﹝李翁﹞痛遗文缺残,访得于义兴之故家,涂抹删改,非復庐山面目。”清段雪亭《<聊斋志异>遗稿例言》:“苟非自作聪明,即欲省其铅槧,致令庐山面目,渐失其真。”又作“庐山真面”。清杨伦《<杜诗镜铨>序》:“今之杜诗,汩於谬解,多有诗义本明,因解而晦,所谓万丈光焰化作百重云雾者,自非摧陷廓清,不见庐山真面。”
综合释义
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善作诗今只一家,方见~也。◎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七回
网友释义
庐山因周武王时期高人匡俗结庐而居而得名,它三面临江,山势十分雄伟,山清水秀,风景奇丽。它临江靠水,山上烟雾缥缈,人们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貌。苏轼写《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汉语大词典
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庐山、山名,位于江西九江市南。语出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亦作“庐山面目”。清奚又溥《〈徐霞客游记〉序》:“﹝李翁﹞痛遗文缺残,访得于义兴之故家,涂抹删改,非复庐山面目。”清段雪亭《〈聊斋志异〉遗稿例言》:“苟非自作聪明,即欲省其铅椠,致令庐山面目,渐失其真。”又作“庐山真面”。清杨伦《〈杜诗镜铨〉序》:“今之杜诗,汩于谬解,多有诗义本明,因解而晦,所谓万丈光焰化作百重云雾者,自非摧陷廓清,不见庐山真面。”
国语辞典
⒈ 庐山三面临水,烟云弥漫,千岩万壑,气象万千,人在山中,难以窥得全面真貌。语出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比喻不易窥知真相的事物。也作「庐山面目」。引:《野叟曝言·第四七回》:「善作诗兮只一家,真属夫子自道;待野拙细细解出,方见庐山真面目也!」
辞典修订版
庐山三面临水,烟云弥漫,千岩万壑,气象万千,人在山中,难以窥得全面真貌。语出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比喻不易窥知真相的事物。《野叟曝言.第四七回》:「善作诗兮只一家,真属夫子自道;待野拙细细解出,方见庐山真面目也!」也作「庐山面目」。
辞典简编版
庐山三面临水,烟云弥漫,千岩万壑,气象万千,人在山中,难以窥得全面真貌。比喻不易窥知的事物真相或人的真实面貌。语出宋.苏轼〈题西林壁〉诗。 【造句】久仰大名,今日得见您的庐山真面目,真是荣幸之至。
成语词典版
01.宋.苏轼〈题西林壁〉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源)02.《野叟曝言.第四七回》:「善作诗兮只一家,真属夫子自道;待野拙细细解出,方见庐山真面目也!」03.清.王韬《淞隐漫录.卷五.白素秋》:「女嫣然不语,即起揽镜自照,笑曰:『今日庐山真面目为君识破矣!』」
其他释义
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
出处
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近反义词
庐山真面目造句
1.亚丁海勒酒吧的村民们曾经听说过新驻扎的阿富汗军队,但是直到两个月前还从未见过部队的庐山真面目
2.这部片子仅仅五星期就拍完,大部分场景设在一座办公大楼内,全片叙述一名谐星受雇冒充一位庐山真面目从未被员工看过的公司老板。
3.此外,米粒大的象牙微雕、浓缩于钢笔杆上的唐诗宋词微刻等,都得借助于高倍放大镜才能见得“庐山真面目”……
4.资产评估要再现"庐山真面目"佟咚目前,随着企业改制的深入推进,资产重组和产权流动进程的加快,资产评估已成社会各方普遍关注的焦点。
5.而他这个只有眼睛,看不见山,是为不识庐山真面目,所以相对于洞察万物的天眼来说,天目只能看见表象,看不见事物的本质。
6.我一直把他当朋友,经过这次风波,才知道他的庐山真面目
7.我们只能等待三星正式发布才能一窥其庐山真面目
8.等到擦拭干净后,方才见识到那物件的庐山真面目,原来是个玺印,材质倒不错就是有些残缺不全。
9.回到山下,我们回头看庐山,它已被笼罩在云雾里了,妈妈又教我一首苏东坡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我至今回味无穷。
10.天空云缠雾绕灰蒙蒙的一片,可惜那天是阴天看不到日出,只能看到缕缕红霞朦朦胧胧的。我们怀着遗憾的心情下山,到了半山腰抬头看也是雾,低头看下面也是雾感觉置身于仙境之中都看不清泰山的真面目了。使我不禁想到苏轼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真面目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