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化育
huà yù

【拼音】:huà yù

【注音】:ㄏㄨㄚˋㄩˋ

【结构】:化(左右结构)育(上下结构)

【简体】:化育

【繁体】:化育

字义分解
化育的解释
词语解释
化生长育。教化培育。化育[huàyù]⒈化生长育。教化培育。
引证解释
⒈化生长育。引《礼记·中庸》:“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孔子家语·本命解》:“羣生闭藏乎阴而为化育始,故圣人因时以合偶。”宋苏轼《御试重巽申命论》:“天地之化育,有可以指而言者,有不可以求而得之者。”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夫天地生物,化育劬劳,一蚁一虫,皆本阴阳五行之气絪緼而出。”郁达夫《沉沦》四:“草木虫鱼都化育起来。他的从始祖结束的苦闷也一日一日的增长起来。”⒉教化培育。引唐欧阳詹《二公亭记》:“席公今日之化育,吾徒是以寧。”宋叶适《谢皇太子笺》:“猥以凋残,蒙兹化育。”明宋濂《琅琊山游记》:“非惟濂等获沾化育之恩,而山中一泉一石亦免震惊之患。”陈毅《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我只望你的遗风长存,化育无数后继之英材。”
网络解释
化育化育,汉语词汇。
释义
1、化生长育。2、教化培育。
综合释义
化生长育。《礼记·中庸》:“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孔子家语·本命解》:“羣生闭藏乎阴而为化育始,故圣人因时以合偶。”宋苏轼《御试重巽申命论》:“天地之化育,有可以指而言者,有不可以求而得之者。”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夫天地生物,化育劬劳,一蚁一虫,皆本阴阳五行之气絪緼而出。”郁达夫《沉沦》四:“草木虫鱼都化育起来。他的从始祖结束的苦闷也一日一日的增长起来。”教化培育。唐欧阳詹《二公亭记》:“席公今日之化育,吾徒是以寧。”宋叶适《谢皇太子笺》:“猥以凋残,蒙兹化育。”明宋濂《琅琊山游记》:“非惟濂等获沾化育之恩,而山中一泉一石亦免震惊之患。”陈毅《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我只望你的遗风长存,化育无数后继之英材。”化育[huàyù]天地生成万物。《礼记.中庸》:「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宋.苏轼〈御试重巽申命论〉:「天地之化育,有可以指而言者,有不可以求而得之者。」教化培育。唐.欧阳詹〈二公亭记〉:「席公今日之化育,吾徒是以宁。」化育[huàyù]自然界生成万物。 【造句】天地化育万物,神奇莫测。
汉语大词典
(1).化生长育。《礼记·中庸》:“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孔子家语·本命解》:“群生闭藏乎阴而为化育始,故圣人因时以合偶。”宋苏轼《御试重巽申命论》:“天地之化育,有可以指而言者,有不可以求而得之者。”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夫天地生物,化育劬劳,一蚁一虫,皆本阴阳五行之气絪缊而出。”郁达夫《沉沦》四:“草木虫鱼都化育起来。他的从始祖结束的苦闷也一日一日的增长起来。”(2).教化培育。唐欧阳詹《二公亭记》:“席公今日之化育,吾徒是以宁。”宋叶适《谢皇太子笺》:“猥以凋残,蒙兹化育。”明宋濂《琅琊山游记》:“非惟濂等获沾化育之恩,而山中一泉一石亦免震惊之患。”陈毅《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我只望你的遗风长存,化育无数后继之英材。”
国语辞典
天地生成万物。化育[huàyù]⒈天地生成万物。引《礼记·中庸》:「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宋·苏轼〈御试重巽申命论〉:「天地之化育,有可以指而言者,有不可以求而得之者。」⒉教化培育。引唐·欧阳詹〈二公亭记〉:「席公今日之化育,吾徒是以宁。」
辞典修订版
天地生成万物。《礼记.中庸》:「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宋.苏轼〈御试重巽申命论〉:「天地之化育,有可以指而言者,有不可以求而得之者。」教化培育。唐.欧阳詹〈二公亭记〉:「席公今日之化育,吾徒是以宁。」
辞典简编版
自然界生成万物。 【造句】天地化育万物,神奇莫测。
其他释义
滋养;养育:阳光雨露,~万物。
化育造句
1.教育的目的在启发人性中固有的求知、想好、爱美的本能,使它们尽量生展。中国儒家的最高的人生理想是“尽性”。他们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参天地之化育。”教育的目的可以说就是使人“尽性”,“发挥性之所固有”。
2.在深职院的顶层设计中,文化育人、复合育人、协同育人“三育人”系统改革是核心,也是创新第三部曲的标志。
3.乃居德于弘,则正心诚意之不讲,而天下之大本以遗;自谓无疑于道,则格物致知之不用,而天地之化育,其日迁于吾前者,具忘之矣。
4.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5.唯天下至诚,能经纶天下大经,立天下大本,知天下之化育??绝对的至理名言。
6.万物的化育是复杂的,有风云雷电诸天象,有破壳而出的乳燕,一条蚯蚓的出生和苏格拉底的来临同属于化育之列。
7.要充分发挥德育的文化功能,优化育人环境,把坚持“三个面向”、培育“四有”新人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8.并且实验达到了黑莓工厂化育苗的技术要求,为黑莓优良品种提供了快速繁殖的新技术。
9.在儒家看来,在日常生活中尽心、不违仁,则天下归于我之仁,同时成己成物,且赞天地之化育
10.在简易育秧厂育苗,能简化育秧手续,并可与机播机插配套。
化育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