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自厚
zì hòu

【拼音】:zì hòu

【注音】:ㄗˋㄏㄡˋ

【结构】:自(独体结构)厚(半包围结构)

字义分解
自厚的解释
词语解释
1.意谓重于自责。2.犹自重。书信套语﹐意谓善自珍重。自厚[zìhòu]⒈意谓重于自责。⒉犹自重。书信套语,意谓善自珍重。
基础解释
意谓重于自责。犹自重。书信套语﹐意谓善自珍重。
引证解释
⒈意谓重于自责。引《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於人,则远怨矣。”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凡此六者,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於外,此之谓也。”《后汉书·陈忠传》:“陛下每引灾自厚,不责臣司,臣司狃恩,莫以为负。”宋叶适《<龙川集>序》:“同甫为德不为怨,自厚而薄责人,则疑若以为有罪焉可矣。”⒉犹自重。书信套语,意谓善自珍重。引宋张载《与赵大观书》:“末由前拜,恭惟尊所闻,力所逮,淑爱自厚,以需大者之来,不胜切切。”宋叶适《与黄岩林元秀书》:“餘祝自厚不宣。”宋陈亮《与吕伯恭正字书》:“承教邈未有日,所冀强饭自厚。”
网络解释
自厚自厚,汉语词汇。
释义
1、意谓重于自责。2.犹自重。书信套语,意谓善自珍重。3、自然厚重
综合释义
意谓重于自责。《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於人,则远怨矣。”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凡此六者,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於外,此之谓也。”《后汉书·陈忠传》:“陛下每引灾自厚,不责臣司,臣司狃恩,莫以为负。”宋叶适《<龙川集>序》:“同甫为德不为怨,自厚而薄责人,则疑若以为有罪焉可矣。”犹自重。书信套语,意谓善自珍重。宋张载《与赵大观书》:“末由前拜,恭惟尊所闻,力所逮,淑爱自厚,以需大者之来,不胜切切。”宋叶适《与黄岩林元秀书》:“餘祝自厚不宣。”宋陈亮《与吕伯恭正字书》:“承教邈未有日,所冀强饭自厚。”
汉语大词典
(1).意谓重于自责。《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凡此六者,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于外,此之谓也。”《后汉书·陈忠传》:“陛下每引灾自厚,不责臣司,臣司狃恩,莫以为负。”宋叶适《〈龙川集〉序》:“同甫为德不为怨,自厚而薄责人,则疑若以为有罪焉可矣。”(2).犹自重。书信套语,意谓善自珍重。宋张载《与赵大观书》:“末由前拜,恭惟尊所闻,力所逮,淑爱自厚,以需大者之来,不胜切切。”宋叶适《与黄岩林元秀书》:“馀祝自厚不宣。”宋陈亮《与吕伯恭正字书》:“承教邈未有日,所冀强饭自厚。”
自厚造句
1.自厚重油腻的棉布门帘,传出阵阵叱喝声,闹酒声。
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强调处理的难度而不是反省自身,从这个角度来说,市药监局的态度也还是存在问题的。
3.游老师就是这样的老师,“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使学生如沐春风,不是姑息迁就犯错误的学生,而是以无穷的魅力和有素的教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其中厚德载物峰乃是五行宗宗门重地,五行宗世代宗主都出自厚德载物峰,这一峰在五行宗中也是权利最大,实力最强,主导着五行宗的一切事物。
5.对这一次的“拜孔”活动,也许“和为贵”的孔夫子能够体谅学校的苦衷,“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6.先哲孔老夫子说“君子求诸已”,要求的就是遇事先反躬身自问,应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7.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8.我们不必苛求志愿者做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顺从人性,我们应该肯定现实生活中的“有私奉献”,让做好事者收获尊重和快乐。
9.《论语·卫灵公》中有这样一句话“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1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只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远离别人的怨恨。
自厚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