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丁忧
dīng yōu

【拼音】:dīng yōu

【注音】:ㄉ一ㄥ一ㄡ

【结构】:丁(独体结构)忧(左右结构)

【简体】:丁忧

【繁体】:丁憂

字义分解
丁忧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丁忧dīngyōu。(1)遭逢父母的丧事,也称“丁艰”。
基础解释
(书)(动)遭到父母的丧事。
引证解释
⒈遭逢父母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引《晋书·袁悦之传》:“﹝悦之﹞始为谢玄参军,为玄所遇,丁忧去职。”清龚自珍《工部尚书高邮王文简公墓表铭》:“﹝公﹞年近七十,为礼部尚书,兵备公犹在,比丁忧服闋,再补工部尚书,而公旋卒矣。”⒉泛指守丧。引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三折:“到来日絶早到坟头,道是我与你庐墓丁忧。”
网络解释
丁忧丁忧就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道德礼仪制度,后世往往指用于拥有官吏身份之人。
综合释义
遭逢父母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晋书·袁悦之传》:“﹝悦之﹞始为谢玄参军,为玄所遇,丁忧去职。”清龚自珍《工部尚书高邮王文简公墓表铭》:“﹝公﹞年近七十,为礼部尚书,兵备公犹在,比丁忧服闋,再补工部尚书,而公旋卒矣。”泛指守丧。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三折:“到来日絶早到坟头,道是我与你庐墓丁忧。”
网友释义
丁忧就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道德礼仪制度,后世往往指用于拥有官吏身份之人。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叫丁忧。
汉语大词典
(1).遭逢父母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晋书·袁悦之传》:“﹝悦之﹞始为谢玄参军,为玄所遇,丁忧去职。”清龚自珍《工部尚书高邮王文简公墓表铭》:“﹝公﹞年近七十,为礼部尚书,兵备公犹在,比丁忧服阕,再补工部尚书,而公旋卒矣。”(2).泛指守丧。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三折:“到来日绝早到坟头,道是我与你庐墓丁忧。”
国语辞典
遭遇父母的丧事。
辞典修订版
遭遇父母的丧事。《喻世明言.卷四零.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济宁府东门,内有个冯主事,丁忧在家,此人最有侠义。」《儒林外史.第七回》:「王员外扶了半日,救醒转来,就要到堂上递呈丁忧。」
辞典简编版
旧时称遭逢父母之丧。 【造句】古时丁忧,须服丧三年。
其他解释
遭父母之丧。又曰丁艰。《尚书·说命上》:「王宅忧亮阴三祀。」注:「谓遭父母丧,曰丁忧。」;《北史·礼志》:「丁忧不得离任。」;《元史·廉希宪传》:「希宪拜中书平章政事,至元元年,丁母忧。」;《六部成语·吏部·丁忧》注解:「穿考服,又曰丁艰。」
其他释义
〈书〉遭到父母的丧事。
丁忧造句
1.自从父亲去世后,他一直丁忧在家。
2.三天后丁忧接到了蓝家郑管家的电话,蓝心儿要回学校需要他继续做保镖。
3.狄青暂露头角,王安石登科外放,司马光丁忧在家,小皇子遗憾夭折。
4.数月,其父逝世,李贽以丁忧南还。
5.老大人在丁忧之前办的可是江西乡试的差事?
6.然而,作为这项制度的规范对象,古代官员们对丁忧的态度却以唐末宋初为分界点,发生了了明显的转变。
7.目前我正在丁忧之中,不问朝廷之事,莫要这么称呼。
8.几声干爹叫下来,再送上十万两银子,得,屁事没有,只不过被逼着回老家丁忧三年而已。
9.待丁忧期满,吏部铨选时称已无空缺,只能到工部任了一名主事。
10.赵倨想起来了,原任御史中丞张升益上月因为父亡回乡奔丧,按照朝廷规定,官员父母亡故,必须守制三年,称为丁忧
丁忧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