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诵帚
sòng zhǒu

【拼音】:sòng zhǒu

【注音】:ㄙㄨㄥˋㄓㄡˇ

【结构】:诵(左右结构)帚(上中下结构)

【繁体】:誦帚

字义分解
诵帚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分别功德论》卷五﹕'此比丘精神疏钝﹐佛教使诵扫帚。得帚忘扫﹐得扫忘帚。六年之中专心诵此﹐意遂解悟﹐而自惟曰﹕帚者篲﹐扫者除﹔篲者即喻八正道﹐粪者三毒垢也﹐以八正篲扫三毒垢﹐所谓扫帚义﹐正谓此耶?深思此理﹐心即开解﹐得阿罗汉道。'后因以'诵帚'比喻反复诵习﹐一朝警悟。
基础解释
后因以/'诵帚/'比喻反复诵习﹐一朝警悟。
引证解释
⒈后因以“诵帚”比喻反复诵习,一朝警悟。引《分别功德论》卷五:“此比丘精神疎钝,佛教使诵扫箒。得箒忘扫,得扫忘箒。六年之中专心诵此,意遂解悟,而自惟曰:箒者篲,扫者除;篲者即喻八正道,粪者三毒垢也,以八正篲扫三毒垢,所谓扫箒义,正谓此耶?深思此理,心即开解,得阿罗汉道。”清钱谦益《与惟新和尚书》:“蒙焦芽败种,诵帚钝根。”
网络解释
诵帚诵帚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ònɡzhǒu,出自《分别功德论》。
综合释义
后因以/诵帚/比喻反复诵习﹐一朝警悟。《分别功德论》卷五﹕/此比丘精神疏钝﹐佛教使诵扫帚。得帚忘扫﹐得扫忘帚。六年之中专心诵此﹐意遂解悟﹐而自惟曰﹕帚者篲﹐扫者除﹔篲者即喻八正道﹐粪者三毒垢也﹐以八正篲扫三毒垢﹐所谓扫帚义﹐正谓此耶?深思此理﹐心即开解﹐得阿罗汉道。/
诵帚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