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刻鹄
kè hú

【拼音】:kè hú

【注音】:ㄎㄜˋㄏㄨˊ

【结构】:刻(左右结构)鹄(左右结构)

【简体】:刻鹄

【繁体】:刻鵠

字义分解
刻鹄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喻仿效前贤。2.谓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刻鹄[kèhú]⒈喻仿效前贤。⒉谓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基础解释
喻仿效前贤。谓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引证解释
⒈喻仿效前贤。参见“刻鵠类鶩”。引唐卢照邻《释疾文》:“既而屠龙适就,刻鵠初成。”宋秦观《贺苏礼部启》:“叹刻鵠之未成,念攀鸿而何敢。”明朱鼎《玉镜台记·诏聘太真》:“掩书俯几忆平生,刻鵠初成,画虎还成。”⒉谓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参见“刻鵠类鶩”。引《西游记》第三七回:“倘被多官拿住,説我们欺邦灭国,问一款大逆之罪,困陷城中,却不是画虎刻鵠也?”
网络解释
刻鹄词目:刻鹄
综合释义
喻仿效前贤。唐卢照邻《释疾文》:“既而屠龙适就,刻鵠初成。”宋秦观《贺苏礼部启》:“叹刻鵠之未成,念攀鸿而何敢。”明朱鼎《玉镜台记·诏聘太真》:“掩书俯几忆平生,刻鵠初成,画虎还成。”参见“刻鵠类鶩”。谓弄巧成拙,适得其反。《西游记》第三七回:“倘被多官拿住,説我们欺邦灭国,问一款大逆之罪,困陷城中,却不是画虎刻鵠也?”参见“刻鵠类鶩”。比喻仿效他人的行为。唐.卢照邻〈释疾文.粤若〉:「既而屠龙适就,刻鹄初成。」比喻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参见「刻鹄类鹜」条。《西游记.第三七回》:「倘被多官拿住,说我们欺邦灭国,问一款大逆之罪,困陷城中,却不是画虎刻鹄也?」
汉语大词典
(1).喻仿效前贤。唐卢照邻《释疾文》:“既而屠龙适就,刻鹄初成。”宋秦观《贺苏礼部启》:“叹刻鹄之未成,念攀鸿而何敢。”明朱鼎《玉镜台记·诏聘太真》:“掩书俯几忆平生,刻鹄初成,画虎还成。”参见“刻鹄类鹜”。(2).谓弄巧成拙,适得其反。《西游记》第三七回:“倘被多官拿住,说我们欺邦灭国,问一款大逆之罪,困陷城中,却不是画虎刻鹄也?”参见“刻鹄类鹜”。
国语辞典
比喻仿效他人的行为。参见「刻鹄类鹜」条。刻鹄[kèhú]⒈比喻仿效他人的行为。参见「刻鹄类鹜」条。引唐·卢照邻〈释疾文·粤若〉:「既而屠龙适就,刻鹄初成。」⒉比喻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参见「刻鹄类鹜」条。引《西游记·第三七回》:「倘被多官拿住,说我们欺邦灭国,问一款大逆之罪,困陷城中,却不是画虎刻鹄也?」
辞典修订版
比喻仿效他人的行为。参见「刻鹄类鹜」条。唐.卢照邻〈释疾文.粤若〉:「既而屠龙适就,刻鹄初成。」比喻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参见「刻鹄类鹜」条。《西游记.第三七回》:「倘被多官拿住,说我们欺邦灭国,问一款大逆之罪,困陷城中,却不是画虎刻鹄也?」
刻鹄造句
1.这件仿古工艺品还比较近似,算是刻鹄类鹜吧!
2.倘被多官拿住,说我们欺邦灭国,问一款大逆之罪,困陷城中,却不是画虎刻鹄也?总要找个由头才好下手。
3.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4.他认为道家所言的“圣”境的实质是“尽人之能事以效天地之行所无事”,而人与天地合德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硬要这样做不过是“画虎刻鹄”而已。(www.chazidian.com/zj-183811/刻鹄造句)
刻鹄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