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不共戴天bùgòngdàitiān。(1)不愿与仇人共生世间,比喻仇恨极深。
基础解释
戴:顶着。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很深,誓不两立。
引证解释
⒈谓不共存于人世间。喻仇恨极深。引语出《礼记·曲礼上》:“父之讐,弗与共戴天。”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我国家之於金虏,盖百世不共戴天之讎也。”《说唐》第十五回:“老太爷尽忠被戮,理当不共戴天,奈何欲弃南阳,逃遁他方,而不念君父之仇乎?”萧三《片山潜的手》诗:“他们誓死驱逐你这万恶的倭寇!他们誓死要报这不共戴天之仇!”
综合释义
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这亘古未有的壮举,像一柄锋利的匕首,直刺~的死敌。”◎齐怀《刑场上的婚礼》
网友释义
不共戴天指不愿和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就是说和某个人有着非常深的仇恨,有无法比喻对某个人的恨。
汉语大词典
谓不共存于人世间。喻仇恨极深。语出《礼记·曲礼上》:“父之雠,弗与共戴天。”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我国家之于金虏,盖百世不共戴天之雠也。”《说唐》第十五回:“老太爷尽忠被戮,理当不共戴天,奈何欲弃南阳,逃遁他方,而不念君父之仇乎?”萧三《片山潜的手》诗:“他们誓死驱逐你这万恶的倭寇!他们誓死要报这不共戴天之仇!”
国语辞典
不愿与仇人共生世间。语本《礼记.曲礼上》:「父之雠,弗与共戴天。」比喻仇恨极深。《三国演义.第三九回》:「凌统叩头大哭曰:『不共戴天之雠岂容不报!』」《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我父亲和他涉了讼,他买嘱知县,将我父亲断输了,这是我不共戴天之仇。」也作「不同日月」、「不共天地」。
辞典简编版
不与仇人同在一个天底下生活。本指对杀父仇人誓不两立,后用来形容仇恨极深。语本《礼记.曲礼上》。 【造句】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成语词典版
01.《新唐书.卷一九二.忠义列传中.许远》:「使国威丧衄,巡功业堕败,则远于臣不共戴天,请追夺官爵,以刷冤耻。」02.《大宋宣和遗事.贞集》:「一时士大夫甘心讲和,酣絭于湖山歌舞之娱,而忘父兄不共戴天之仇矣。」03.《朱子语类.卷一三三.本朝七.夷狄》:「则襄公杀其父之时,庄公当以不共戴天之故,告之天子、方伯、连率,必以复雠为事,杀得襄公而后已,如此方快。」04.《元史.卷一九五.忠义列传三.王伯颜》:「(伯颜子)相詈曰:『吾与汝不共戴天,恨不寸斩汝,我受汝官邪!』贼杀之。」05.《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王世名痛哭道:『此不共戴天之仇,儿誓不与俱生人世!』」06.《三国演义.第五八回》:「(马超)咬牙切齿,大骂:『操贼!欺君罔上,罪不容诛!害我父弟,不共戴天之雠!吾当活捉生啖汝肉!』」07.《明史.卷一六九.王直列传》:「陛下宵衣旰食,徵天下兵,与群臣兆姓同心戮力,期灭此朝食,以雪不共戴天之耻。」08.《封神演义.第九五回》:「殷成秀大怒,骂曰:『……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定拿你碎尸万段,以泄此恨!』」09.《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零回》:「在老婆眼前又不便把大舅爷待自己的情形说出,更不敢露出忿恨之色。那心中却把大舅爷恨的犹如不共戴天一般。」10.《儿女英雄传.第一七回》:「至于为亲报仇,所谓『父仇不共戴天』,岂容片刻隐忍?」11.《聊斋志异.卷三.宫梦弼》:「亲友偶来,也曾无作鸡黍之事。或言其家不贫,便瞋目作怒,其仇如不共戴天。」12.《荡寇志.第二五回》:「我正待助小婿报不共戴天之仇,焉肯与你讲和!」13.《镜花缘.第五七回》:「承志道:『我同这恶妇乃不共戴天之仇,岂可令妻妹在他跟前应试!』」
其他释义
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
出处
《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