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货利
huò lì

【拼音】:huò lì

【注音】:ㄏㄨㄛˋㄌ一ˋ

【结构】:货(上下结构)利(左右结构)

【简体】:货利

【繁体】:貨利

字义分解
货利的解释
词语解释
货物财利。货利[huòlì]⒈货物财利。
引证解释
⒈货物财利。引《书·仲虺之诰》:“惟王不邇声色,不殖货利。”孔传:“殖,生也。不生资货财利,言不贪也。”唐陆贽《平朱泚后车驾还京大赦制》:“或亏废名节,或贪冒货利,陷於法网。”清戴名世《穷鬼传》:“声势货利不足以动众,磊落孤愤不足以谐俗。”
网络解释
货利货利的拼音是huòlì,注音是ㄏㄨㄛˋㄌㄧˋ,含义是货物财利,出自《书·仲虺之诰》。
综合释义
货物财利。《书·仲虺之诰》:“惟王不邇声色,不殖货利。”孔传:“殖,生也。不生资货财利,言不贪也。”唐陆贽《平朱泚后车驾还京大赦制》:“或亏废名节,或贪冒货利,陷於法网。”清戴名世《穷鬼传》:“声势货利不足以动众,磊落孤愤不足以谐俗。”货物财利。《书经.康诰》「凡民自得罪,寇攘奸宄,杀越人于货」句下汉.孔安国.传:「杀人颠越人,于是以取货利。」《三国演义.第三八回》:「今宜先取黄祖。祖今年老昏迈,务于货利;侵求吏民,人心皆怨。」
汉语大词典
货物财利。《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孔传:“殖,生也。不生资货财利,言不贪也。”唐陆贽《平朱泚后车驾还京大赦制》:“或亏废名节,或贪冒货利,陷于法网。”清戴名世《穷鬼传》:“声势货利不足以动众,磊落孤愤不足以谐俗。”
国语辞典
货物财利。《书经.康诰》「凡民自得罪,寇攘奸宄,杀越人于货」句下汉.孔安国.传:「杀人颠越人,于是以取货利。」货利[huòlì]⒈货物财利。《书经·康诰》「凡民自得罪,寇攘奸宄,杀越人于货」句下汉·孔安国·传:「杀人颠越人,于是以取货利。」引《三国演义·第三八回》:「今宜先取黄祖。祖今年老昏迈,务于货利;侵求吏民,人心皆怨。」
辞典修订版
货物财利。《书经.康诰》「凡民自得罪,寇攘奸宄,杀越人于货」句下汉.孔安国.传:「杀人颠越人,于是以取货利。」《三国演义.第三八回》:「今宜先取黄祖。祖今年老昏迈,务于货利;侵求吏民,人心皆怨。」
其他释义
1.货物财利。
货利造句
1.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
2.但曹操没有料到世上还有用声色货利、虚情假义不能收买的人,哪怕是一瞬间,比如徐庶、庞统。
3.抵御声色货利的诱惑,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4.他便将声色货利,迷惹明皇,把一个聪明仁智的圣天子,不消几年,变做极无道的昏君。
5.人们的住房条件明显向好,权大的、钱多的栖于豪宅,中产阶级也坐拥数套,待价而沽,或赁租货利
6.商,行商坐贾,贩卖物货,利通万家,精心经营,取利,取富。
7.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财谷并乏,左右欺弄,务于货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
8.张居正死后,神宗惑于货利,一面浪费无度,一面肆力搜括,外则用兵朝鲜。[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zj-224304/]
9.张居正死后,神宗惑于货利,一面浪费无度,一面肆力搜括,外则用兵朝鲜。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zj-224304/
货利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