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骄逸
jiāo yì

【拼音】:jiāo yì

【注音】:ㄐ一ㄠ一ˋ

【结构】:骄(左右结构)逸(半包围结构)

【繁体】:驕逸

字义分解
骄逸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骄佚'。骄纵放肆。骄奢安逸。
基础解释
亦作/'骄佚/',见“[[骄逸]]”。骄纵放肆。骄奢安逸。
引证解释
⒈亦作“骄佚”。⒉骄纵放肆。引《国语·周语中》:“蛮夷戎狄之骄逸不虔,於是乎致武。”晋袁宏《后汉纪·章帝纪上》:“延(阜陵王刘延)奢泰骄佚,待下严刻。”明刘基《悲杭城》诗:“割膻进酒皆俊郎,呵叱闲人气骄逸。”清朱彝尊《瓦井》诗:“当时崇国师,此辈尽骄佚。”⒊骄奢安逸。引《左传·成公六年》:“国饶则民骄佚。”《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子孙骄逸,忘其先祖之艰难。”唐康骈《剧谈录·洛中豪士》:“每见其饮食,穷极水陆滋味。常饌必以炭炊,往往不愜其意。此乃骄逸成性。”清梅曾亮《黄个园传》:“六十年丰豫之后,商人皆席富厚,乐骄逸,恢调舞歌。”《东周列国志》第五回:“教子须知有义方,养成骄佚必生殃。”
网络解释
骄逸骄逸,汉语词语,拼音为jiāoyì,意思是骄纵放肆、骄奢安逸,出自《国语·周语中》。
综合释义
亦作“骄佚”。骄纵放肆。《国语·周语中》:“蛮夷戎狄之骄逸不虔,於是乎致武。”晋袁宏《后汉纪·章帝纪上》:“延(阜陵王刘延)奢泰骄佚,待下严刻。”明刘基《悲杭城》诗:“割膻进酒皆俊郎,呵叱闲人气骄逸。”清朱彝尊《瓦井》诗:“当时崇国师,此辈尽骄佚。”骄奢安逸。《左传·成公六年》:“国饶则民骄佚。”《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子孙骄逸,忘其先祖之艰难。”唐康骈《剧谈录·洛中豪士》:“每见其饮食,穷极水陆滋味。常饌必以炭炊,往往不愜其意。此乃骄逸成性。”清梅曾亮《黄个园传》:“六十年丰豫之后,商人皆席富厚,乐骄逸,恢调舞歌。”《东周列国志》第五回:“教子须知有义方,养成骄佚必生殃。”
网友释义
骄逸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jiāoyì释义:1、骄纵放肆。2.骄奢安逸。出自《国语·周语中》。
汉语大词典
亦作“骄佚”。(1).骄纵放肆。《国语·周语中》:“蛮夷戎狄之骄逸不虔,于是乎致武。”晋袁宏《后汉纪·章帝纪上》:“延(阜陵王刘延)奢泰骄佚,待下严刻。”明刘基《悲杭城》诗:“割膻进酒皆俊郎,呵叱闲人气骄逸。”清朱彝尊《瓦井》诗:“当时崇国师,此辈尽骄佚。”(2).骄奢安逸。《左传·成公六年》:“国饶则民骄佚。”《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子孙骄逸,忘其先祖之艰难。”唐康骈《剧谈录·洛中豪士》:“每见其饮食,穷极水陆滋味。常馔必以炭炊,往往不惬其意。此乃骄逸成性。”清梅曾亮《黄个园传》:“六十年丰豫之后,商人皆席富厚,乐骄逸,恢调舞歌。”《东周列国志》第五回:“教子须知有义方,养成骄佚必生殃。”
其他释义
1.亦作'骄佚'。2.骄纵放肆。3.骄奢安逸。
骄逸造句
1.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
2.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查字典造句https://www.chazidian.com/zj-243763/)
3.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查字典www。chazidian。com)
4.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骄逸造句]
骄逸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