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龙身
lóng shēn

【拼音】:lóng shēn

【注音】:ㄌㄨㄥˊㄕㄣ

【结构】:龙(独体结构)身(独体结构)

【繁体】:龍身

字义分解
龙身的解释
词语解释
龙的身躯。《三国志•魏志•华歆传》“歆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阖门。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后以“龙身”形容人有声名。
基础解释
龙的身躯。
引证解释
⒈龙的身躯。引《山海经·中山经》:“其神状皆龙身而人面。”《淮南子·墬形训》:“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亦指似龙之身,夭矫的躯干。清黄始《山东四女祠记》:“碑前枯树,半无枝叶,秃而龙身。”⒉后以“龙身”形容人有声名。引《三国志·魏志·华歆传》“歆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闔门。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歆与北海邴原、管寧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寧为龙尾。”清黄遵宪《己亥续怀人诗·浏阳欧阳瓣薑》:“编到《沅湘耆旧録》,难为君称作龙身。”
网络解释
龙身龙身是一个词语,指龙的身躯。
综合释义
龙的身躯。《山海经·中山经》:“其神状皆龙身而人面。”《淮南子·墬形训》:“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亦指似龙之身,夭矫的躯干。清黄始《山东四女祠记》:“碑前枯树,半无枝叶,秃而龙身。”《三国志·魏志·华歆传》“歆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闔门。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歆与北海邴原、管寧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寧为龙尾。”后以“龙身”形容人有声名。清黄遵宪《己亥续怀人诗·浏阳欧阳瓣薑》:“编到《沅湘耆旧録》,难为君称作龙身。”龙身[lóngshēn]龙的身躯。《三国志•魏志•华歆传》“歆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阖门。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后以“龙身”形容人有声名。
汉语大词典
(1).龙的身躯。《山海经·中山经》:“其神状皆龙身而人面。”《淮南子·地形训》:“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亦指似龙之身,夭矫的躯干。清黄始《山东四女祠记》:“碑前枯树,半无枝叶,秃而龙身。”(2).《三国志·魏志·华歆传》“歆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阖门。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后以“龙身”形容人有声名。清黄遵宪《己亥续怀人诗·浏阳欧阳瓣姜》:“编到《沅湘耆旧录》,难为君称作龙身。”
其他释义
1.龙的身躯。2.《三国志.魏志.华歆传》'歆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阖门。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后以'龙身'形容人有声名。
龙身造句
1.那种慌乱不该出现在一头古龙身上,它可是高傲的龙啊,傲视一切生物的龙王啊……
2.盾面阴刻一条五爪金龙,鳞甲须爪纤毫毕现,龙身盘踞,龙首怒张,几欲破盾而出翱游九天。
3.一根根冰柱在霸王战龙身前竖起,但很快就会被卢月和的银抢洞穿,被岳经雄的长刀斩破。
4.摆弄完龙身未能尽兴之后,又主动要求舞龙头。
5.话音未落,一束金光以潮鸣电掣之速瞬移到远古鱼龙身旁,白皙的手掌中凝聚出雷惊电绕的能量,倾尽自己的全力毫不留情的向远古鱼龙射去。
6.这让李世石有点佩服,干干脆脆的起手反击包围在白龙身边的三子棋筋。
7.传说中,烛龙身赤红色,口衔火烛,身长千里,睁开眼就为白昼,闭上眼则为夜晚,吹气为冬天,呼气为夏天,又能呼风唤雨,不喝水不进食,不睡觉也不休息。
8.有一条长长的石头,外形像一条龙,石头上长满斑斑点点的东西,像龙身上的鳞。
9.春色渐浓无限好,恰逢二月二龙抬头。龙头抬抬,健康好运成双来;龙鳞闪闪,烦恼忧愁都跑远;龙身抖抖,金钱元宝往家流。
10.说罢将鞭子往杨剑龙身边一送那布袋旋即脱落,杨剑龙伸手接住,适才转愁为喜,松开了抓住马尾的大手。
龙身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