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被告
bèi gào

【拼音】:bèi gào

【注音】:ㄅㄟˋㄍㄠˋ

【词性】:名词。

【结构】:被(左右结构)告(上下结构)

【简体】:被告

【繁体】:被告

字义分解
被告的解释
词语解释
被告,被告人bèigào,bèigàorén。(1)被指控犯法的人。尤指刑事案件中的被指控犯法的人。被告,被告人[bèigào,bèigàorén]⒈被指控犯法的人。尤指刑事案件中的被指控犯法的人。英theaccused;defendant;respondent;
基础解释
(名)被起诉的公民、法人或其他行政机关及组织。[反]原告。
引证解释
⒈被告发。引唐刘肃《大唐新语·公直》:“自垂拱已后,被告身死破家者,皆枉酷自诬而死。”⒉诉讼时被控告的一方,相对原告而言。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其餘打架细故,非但不问被告,并且连原告也不问,只凭着包探、巡捕的话就算了。”洪深《这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第三幕:“当我还在你这里做职员的时候,我是代表被告南美轮船公司的。”
网络解释
被告(法律术语)被告,在民事案件中,是指侵犯原告利益,需要追究民事责任,并经法院通知其应诉的人;在行政诉讼中,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某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中,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及人员。另有同名电影电视剧。
综合释义
被告发。唐刘肃《大唐新语·公直》:“自垂拱已后,被告身死破家者,皆枉酷自诬而死。”诉讼时被控告的一方,相对原告而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其餘打架细故,非但不问被告,并且连原告也不问,只凭着包探、巡捕的话就算了。”洪深《这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第三幕:“当我还在你这里做职员的时候,我是代表被告南美轮船公司的。”
汉语大词典
(1).被告发。唐刘肃《大唐新语·公直》:“自垂拱已后,被告身死破家者,皆枉酷自诬而死。”(2).诉讼时被控告的一方,相对原告而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其馀打架细故,非但不问被告,并且连原告也不问,只凭着包探、巡捕的话就算了。”洪深《这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第三幕:“当我还在你这里做职员的时候,我是代表被告南美轮船公司的。”
国语辞典
被人起诉而为诉讼当事人。与原告相对。被告[bèigào]⒈被人起诉而为诉讼当事人。与原告相对。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一〇》:「二生就讨过笔砚,写了息词,同著原告、被告、中证、一干人进府里来。」《老残游记二编·第七回》:「不过被告一口咬定,须要老兄到一到案就了结的。」反原告英语defendant德语Beklagter(Rechtsw)​法语accusé
辞典修订版
被人起诉而为诉讼当事人。与原告相对。《初刻拍案惊奇.卷一零》:「二生就讨过笔砚,写了息词,同着原告、被告、中证、一干人进府里来。」《老残游记二编.第七回》:「不过被告一口咬定,须要老兄到一到案就了结的。」
辞典简编版
遭人向法院控告而成为诉讼当事人。相对于原告而言。 【造句】法官判决被告有罪,须服刑三年。
其他释义
在民事和刑事案件中被控告的人。也叫被告人。
近反义词
反义词
被告造句
1.不过,目前为止,很多埃及人看来对审判首日的进展感到满意,他们既兴奋又怀疑地看着曾经大权在握的总统在被告席上。
2.母亲患有心脏病,自父亲得了喉癌后,上海铁道医学院向铁道部申请将他调回上海,但被告知跟宝成铁路情况类似的太行山也非常缺人,他就又留了下来。
3.在某些情况下,对街头妓女处以罚款的治安人员被告之要等些日子,好让她们赚够必须交的罚款。
4.被告的情况比较特殊,鉴于认罪较好,不妨比物此志,按照法律从轻判决。
5.尽管如此,被告们指出证人们没有指名道姓的说他们和这些案件有任何的联系。
6.被告人张某协助抓获同案犯刘某,有立功表现,且认罪态度较好,依法予以减轻处罚。
7.目前人大正在审议的草案规定,刑事案件受害人或亲属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8.保释,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具结、保证人保证或财产、金钱为担保条件等方式获得释放,同时被要求在随后的诉讼程序中按照指定的时间、地点到案的制度。
9.如果被告不提出该反请求,根据既判力原则,即产生失权效果,原则上失去了日后另案起诉的权利。强制反诉与任意反诉相对应。
10.同时,兴奋激昂的婚礼宾客被告知不许在威斯敏斯特教堂撒五彩纸屑,因为这和周遭的历史建筑“不搭”。
被告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