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反璞
fǎn pú

【拼音】:fǎn pú

【注音】:ㄈㄢˇㄆㄨˊ

【结构】:反(半包围结构)璞(左右结构)

【简体】:反璞

【繁体】:反璞

字义分解
反璞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反朴'。亦作'反朴'。谓还其原始的淳朴状态。璞,未琢的玉。
基础解释
亦作/'反朴/'。亦作/'反朴/'。谓还其原始的淳朴状态。璞,未琢的玉。
引证解释
⒈亦作“反朴”。亦作“反朴”。谓还其原始的淳朴状态。璞,未琢的玉。引《战国策·齐策四》:“斶知足矣,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梁书·明山宾传》:“此言足使还淳反朴,激薄停浇矣。”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反朴时难遇,忘机陆易沉。”鲁迅《坟·春末闲谈》:“确应该虚心取法,反朴归真。”
网络解释
反璞反璞,读音fǎnpú,汉语词语,亦作“反朴”,谓还其原始的淳朴状态,出自《战国策·齐策四》。
综合释义
亦作“反朴”。亦作“反朴”。谓还其原始的淳朴状态。璞,未琢的玉。《战国策·齐策四》:“斶知足矣,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梁书·明山宾传》:“此言足使还淳反朴,激薄停浇矣。”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反朴时难遇,忘机陆易沉。”鲁迅《坟·春末闲谈》:“确应该虚心取法,反朴归真。”反璞[fǎnpú]回复到本初的质朴境界。如:「反璞归真」。
网友释义
反璞(fǎnpú)是汉语词语,出自《战国策·齐策四》,亦作“反朴”。亦作“反朴”。谓还其原始的淳朴状态。
汉语大词典
亦作“反朴”。亦作“反朴”。谓还其原始的淳朴状态。璞,未琢的玉。《战国策·齐策四》:“斶知足矣,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梁书·明山宾传》:“此言足使还淳反朴,激薄停浇矣。”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反朴时难遇,忘机陆易沉。”鲁迅《坟·春末闲谈》:“确应该虚心取法,反朴归真。”
国语辞典
回复到本初的质朴境界,如:「反璞归真」。
其他释义
1.亦作'反朴'。亦作'反朴'。2.谓还其原始的淳朴状态。璞,未琢的玉。
反璞造句
1.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境界。
2.保健四个里程碑:最反璞归真的环境;最适量有养的运动;最合理营养的膳食;最与世无争的心情。
3.庄子将宇宙生成的秩序告诉我们,也进一步的提醒我们,有关反璞归真的道理。修行的人应仔细体会。
4.反璞归真的一把素壶足以领略乾坤风云,气定神闲的一杯清茶足以让人忘世。
5.反璞归真,追求平衡,寻求金钱以外的意义:今日的消费者追求的是什么?
6.反璞归真的一把素壶足以领略乾坤风云,气定神闲的一杯清茶足以让人忘世。七碗生风,一杯浓交。
7.久居城市的人们都喜欢到乡村度假,就是为了追寻反璞归真的乐趣。
8.有时候,当大家的视线都在寻找伟大的事迹与事物时,我们如果可以反璞归真,注意一下身边的小事物,很多时候会发现令我们惊喜的美丽。
9.她一度信仰社会主义,但现已归真反璞像她父母一样投票支持保守党了.
10.现在花圈挽联,原本的福寿全归,已改为归真反璞,避免再出错,而虽然挽联用词引发争议,家属事后仍说谢谢县长的好意。
反璞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