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逃难
táo nàn

【拼音】:táo nàn

【注音】:ㄊㄠˊㄋㄢˋ

【词性】:动词。

【结构】:逃(半包围结构)难(左右结构)

【简体】:逃难

【繁体】:逃難

字义分解
逃难的解释
词语解释
逃难táonàn。(1)为免受灾祸苦难而逃亡在外。(2)难民逃跑。逃难[táonàn]⒈为免受灾祸苦难而逃亡在外。英fleefromacalamity;⒉难民逃跑。英seekrefugefrom;bearefugee;
基础解释
(动)为躲避灾难而逃往他乡。
引证解释
⒈亦作“迯难”。逃避灾难、祸害。引《国语·鲁语下》:“子服惠伯曰:‘椒既言之矣,敢逃难乎?椒请从。’”《后汉书·赵岐传》:“岐遂逃难四方,江、淮、海、岱,靡所不歷。”宋王十朋《万府君挽词》:“吾母昔迯难,携孥依舅舡。”明刘基《有感》诗之二:“焚书千古讶嬴秦,迯难茫茫走縉绅。”巴金《关于<第四病室>》:“这一家人从南京逃难出来,到贵阳已经精疲力尽了。”
网络解释
逃难(汉语词语)逃难,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
亦作“迯难”。逃避灾难、祸害。《国语·鲁语下》:“子服惠伯曰:‘椒既言之矣,敢逃难乎?椒请从。’”《后汉书·赵岐传》:“岐遂逃难四方,江、淮、海、岱,靡所不歷。”宋王十朋《万府君挽词》:“吾母昔迯难,携孥依舅舡。”明刘基《有感》诗之二:“焚书千古讶嬴秦,迯难茫茫走縉绅。”巴金《关于<第四病室>》:“这一家人从南京逃难出来,到贵阳已经精疲力尽了。”
网友释义
逃难,汉语词汇。拼音:táonàn指为免受灾祸苦难而逃亡在外;难民逃跑。
汉语大词典
亦作“逃难”。逃避灾难、祸害。《国语·鲁语下》:“子服惠伯曰:‘椒既言之矣,敢逃难乎?椒请从。’”《后汉书·赵岐传》:“岐遂逃难四方,江、淮、海、岱,靡所不历。”宋王十朋《万府君挽词》:“吾母昔逃难,携孥依舅舡。”明刘基《有感》诗之二:“焚书千古讶嬴秦,逃难茫茫走缙绅。”巴金《关于〈第四病室〉》:“这一家人从南京逃难出来,到贵阳已经精疲力尽了。”
国语辞典
为躲避灾难而逃往别处。逃难[táonàn]⒈为躲避灾难而逃往别处。引《三国演义·第三五回》:「公不必隐讳。公今必逃难至此。」《文明小史·第二八回》:「济川在书房里听得外面闹烘烘的,知道他表兄去打听了回来,要想逃难,心中只是暗笑,说不得出来探望探望。」近避祸
辞典修订版
为躲避灾难而逃往别处。《三国演义.第三五回》:「公不必隐讳。公今必逃难至此。」《文明小史.第二八回》:「济川在书房里听得外面闹烘烘的,知道他表兄去打听了回来,要想逃难,心中只是暗笑,说不得出来探望探望。」
辞典简编版
为躲避灾难而逃往别处。 【造句】战争爆发后,大家便被迫离开家园,逃难到后方。
其他释义
1.亦作'迯难'。2.逃避灾难﹑祸害。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逃难造句
1.当年我们全家逃难到陕西的时候,室人交谪,一贫如洗,那段艰难岁月竟也熬过来了。
2.战争中逃难的人们随处感到风声鹤唳、人人自危,根本静不下心来休息。
3.日冶期间,兹值兵荒马乱,逃难到吉胆的人数大大增加。
4.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人们纷纷离开家乡,逃难去了。
5.在逃难中,她心里不快活,病故在上海了。
6.在那颠沛流离的岁月,他一边逃难,一边仍不忘写他的日记。
7.与此同时,源源不断的朝鲜逃难者继续涌向清盛。
8.华人被逼逃难,投资者心有余悸。
9.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四处逃难,这种情况反映了一种趋势,代表了多重危机。
10.1938年,广州沦陷前夕,母亲带着儿女逃难到高要县肇庆镇的舅舅家里寄住。
逃难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