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一严
yī yán

【拼音】:yī yán

【注音】:一一ㄢˊ

【结构】:一(独体结构)严(独体结构)

【繁体】:一嚴

字义分解
一严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古代以漏箭计时刻,按时刻击鼓以告众,一次为一严。
基础解释
古代以漏箭计时刻,按时刻击鼓以告众,一次为一严。
引证解释
⒈古代以漏箭计时刻,按时刻击鼓以告众,一次为一严。亦通谓击鼓一通为一严,如古乐中有鼓一严、鼓三严之称,为赞礼者之辞。引《宋书·礼志一》:“上水一刻,奏:‘槌一鼓。’为一严。上水二刻,奏:‘槌二鼓。’为再严。”《新唐书·仪卫志上》:“驾还,一刻,击一鼓为一严,仗卫还於涂。三刻,击二鼓为再严。”
网络解释
一严一严(一严)
综合释义
古代以漏箭计时刻,按时刻击鼓以告众,一次为一严。《宋书·礼志一》:“上水一刻,奏:‘槌一鼓。’为一严。上水二刻,奏:‘槌二鼓。’为再严。”《新唐书·仪卫志上》:“驾还,一刻,击一鼓为一严,仗卫还於涂。三刻,击二鼓为再严。”亦通谓击鼓一通为一严,如古乐中有鼓一严、鼓三严之称,为赞礼者之辞。一严[yīyán]
网友释义
一严(一严)古代以漏箭计时刻,按时刻击鼓以告众,一次为一严。(1).《宋书·礼志一》:“上水一刻,奏:‘槌一鼓。’为一严。上水二刻,奏:‘槌二鼓。’为再严。”(2).《新唐书·仪卫志上》:“驾还,一刻,击一鼓为一严,仗卫还於涂。三刻,击二鼓为再严。”亦通谓击鼓一通为一严,如古乐中有鼓一严、鼓三严之称,为赞礼者之辞。
汉语大词典
古代以漏箭计时刻,按时刻击鼓以告众,一次为一严。《宋书·礼志一》:“上水一刻,奏:‘槌一鼓。’为一严。上水二刻,奏:‘槌二鼓。’为再严。”《新唐书·仪卫志上》:“驾还,一刻,击一鼓为一严,仗卫还于涂。三刻,击二鼓为再严。”亦通谓击鼓一通为一严,如古乐中有鼓一严、鼓三严之称,为赞礼者之辞。
其他释义
1.古代以漏箭计时刻,按时刻击鼓以告众,一次为一严。《宋书.礼志一》:'上水一刻,奏:'槌一鼓。'为一严。上水二刻,奏:'槌二鼓。'为再严。'《新唐书.仪卫志上》:'驾还,一刻,击一鼓为一严,仗卫还于涂。三刻,击二鼓为再严。'亦通谓击鼓一通为一严,如古乐中有鼓一严﹑鼓三严之称,为赞礼者之辞。
一严造句
1.中国对佐藤的这一严厉惩诫,在日本引发了激烈震荡。 
2.可妲己是谁,那可是从肉林酒池闯过来的大神啊!这哪是什么刘秘书,纯粹一严重缺魂儿的二货!我心下愤愤然地想。
3.甘薯瘟病是危害甘薯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甘薯的产量和品质。
4.尽管轻质材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特大荷载的问题,但大型预制构件的运输常常是一严重障碍。
5.目前,我国对旧机动车鉴定估价缺乏科学、统一、严谨的评估理论和方法。
6.生病是缺考的唯一严肃的理由。
7.该城市空气污染这一严重问题急须解决。
8.复杂条件下的深埋长隧涌突水是常见的主要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现场施工安全及进度。
9.作为荣国府的家长,贾政对宝玉的要求是全面而严格的,这一“严父”形象的思想性格、内在感情与真实心态及其社会历史、文化本质,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和文学价值。
10.海外一些华侨华人纷纷谴责美国政府这一严重损害两国关系的行为,并指出达赖挟洋自重的行径必将惨遭失败。
一严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