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借名
jiè míng

【拼音】:jiè míng

【结构】:借(左右结构)名(上下结构)

【简体】:借名

【繁体】:借名

【拼音】:jiè míng

字义分解
借名的解释
词语解释
借用某一名义或名称。借名[jièmíng]⒈借用某一名义或名称。
引证解释
⒈借用某一名义或名称。引清李渔《玉搔头·媲美》:“寡人为寻刘倩倩,借名讨贼而来。”清管同《范增论上》:“陈涉、吴广之起也,诈称扶苏与项燕。燕固楚将,而扶苏亲始皇子,欲亡秦而借名其子,夫岂民所乐从哉!”
网络解释
借名jièmíngㄐㄧㄝˋㄇㄧㄥˊ
网友释义
借名,汉语词语,拼音是jièmíng,意思是借用某一名义或名称。
汉语大词典
借用某一名义或名称。清李渔《玉搔头·媲美》:“寡人为寻刘倩倩,借名讨贼而来。”清管同《范增论上》:“陈涉、吴广之起也,诈称扶苏与项燕。燕固楚将,而扶苏亲始皇子,欲亡秦而借名其子,夫岂民所乐从哉!”
国语辞典
假借名义。借名[jièmíng]⒈假借名义。引清·管同〈范增论上〉:「陈涉、吴广之起也,诈称扶苏与项燕。燕固楚将,而扶苏亲始皇子,欲亡秦而借名其子,夫岂民所乐从者!」
辞典修订版
假借名义。清.管同〈范增论上〉:「陈涉、吴广之起也,诈称扶苏与项燕。燕固楚将,而扶苏亲始皇子,欲亡秦而借名其子,夫岂民所乐从者!」
其他释义
1.借用某一名义或名称。
借名造句
1.嗟我汉人,有重足倾耳,箍口结舌以保性命不给,而又假借名教,盗窃仁义,锢蔽天下,使无异志。
2.大人有所不知,是非我所独创,实乃仙人授我天书二十卷,渊深难测,玄妙非常,孟德新书不过是我假借名义,淆乱世人罢了。
3.王室不绝如线,夷狄不敢屠害中原者,由五伯借名之力也。
4.为了立威刘焉,假借名目,连续斩杀州中豪强十余人,牵连众多,一时无论是士人还是黎庶都人心惶惶。
5.甚有为日寇所利用,假借名义,作为掩护其阴谋活动的工具。
6.文人的诗词颂咏,秀丽的景色,幽深的意境相互辉映,不少江南佛寺园林景点成为了“名因景成,景借名传”的佳例。 
7.如果假借名义假献殷勤,其实心存恶意的,一次,减寿三月。
8.如此看来,借名钓利也是一门技术活,操作不慎只会贻笑大方。
9.嗟我汉人,有重足倾耳,箍口结舌以保性命不给,而又假借名教,盗窃仁义,锢蔽天下,使无异志.
10.让中医院成为“名中医”的聚集地,借“名中医”提升中医院的影响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名中医”的效应,山西省决定从2013年起开展县级“名医堂”建设。
借名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