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九里山
jiǔ lǐ shān

【拼音】:jiǔ lǐ shān

【注音】:ㄐ一ㄡˇㄌ一ˇㄕㄢ

【结构】:九(独体结构)里(独体字)山(独体结构)

字义分解
九里山的解释
词语解释
在今江苏省·徐州市北。传说楚·汉相争时,韩信在九里山前列阵,十面埋伏,智取项羽。借指计谋。九里山[jiǔlǐshān]⒈在今江苏省·徐州市北。传说楚·汉相争时,韩信在九里山前列阵,十面埋伏,智取项羽。借指计谋。
引证解释
⒈在今江苏省徐州市北。传说楚汉相争时,韩信在九里山前列阵,十面埋伏,智取项羽。引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当日个谁展英雄手,能梟项羽头,把江山属俺炎刘,全亏韩元帅,九里山前战鬭,十大功劳成就。”《水浒传》第四回:“九里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⒉借指计谋。引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原来那诗句儿里包笼着三更枣,简帖儿里埋伏着九里山。”
网络解释
九里山(江苏省徐州市九里山)九里山,位于徐州市西北部北三环南侧,又名九凝山,海拔134米,面积百余公顷,因东西长九里而得名。九里山每座山头随物象形,自西向东依次为象山、宝峰山等,支麓有大孤山、小孤山、沙孤山、虎山、小龟山、看花山、杨家山、江家山和琵琶山等。以东端的琵琶山景色最佳,因山形酷似琵琶而得名。据说,九里山是楚汉鏖兵的战场,留有项羽兵败的白云洞。此后,唐朝的朱全忠和时溥,明朝的朱棣和朱允炆等,都在九里山激战过。
综合释义
在今江苏省徐州市北。传说楚汉相争时,韩信在九里山前列阵,十面埋伏,智取项羽。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当日个谁展英雄手,能梟项羽头,把江山属俺炎刘,全亏韩元帅,九里山前战鬭,十大功劳成就。”《水浒传》第四回:“九里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借指计谋。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原来那诗句儿里包笼着三更枣,简帖儿里埋伏着九里山。”九里山[jiǔlǐshān]
汉语大词典
(1).在今江苏省徐州市北。传说楚汉相争时,韩信在九里山前列阵,十面埋伏,智取项羽。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当日个谁展英雄手,能枭项羽头,把江山属俺炎刘,全亏韩元帅,九里山前战斗,十大功劳成就。”《水浒传》第四回:“九里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2).借指计谋。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原来那诗句儿里包笼着三更枣,简帖儿里埋伏着九里山。”
其他释义
1.在今江苏省徐州市北。传说楚汉相争时,韩信在九里山前列阵,十面埋伏,智取项羽。2.借指计谋。
九里山造句
1.此时火势甚大,照得九里山这条山坳亮如白昼,赵峰和关羽刘备等人在山上看得清清楚楚,无奈相隔太远,难以用弓箭射杀曹操,只得眼睁睁看他逃出火海。
2.宇霆终年镇守九里山,练兵立寨,实在是辛苦了,备在这里多谢宇霆了。
3.杨坤如自领文武,学张良九里山吹萧散项羽八千子弟兵,于城楼设宴,敲锣打鼓,吹拉弹唱,镇定自若。
4.何况咱们在九里山还有不少村民,升级后完全不用为人口发愁,其他村未必有我凤翔村这样的后劲!
5.不过阿牛好象不知道青云寨本就是九里山最大的山贼窝,好歹人家张龙、张彪两兄弟也苦心经营了好几年,至于其他小山寨,想从中捞到那么多油水怕是很难。
6.此时十面埋伏的演奏已经到达了‘九里山大战’的段落,在场之人仿佛亲临其境一般陷入了两军激战、生死搏杀的场面。
7.急忙披挂上马,领了五百骑先行,命陈宫领大军随后进发,却命魏续宋宪领陷阵营及三千步军守卫小沛,保护家眷,防止九里山黄忠来袭。
8.九里山山寨草寇廖化字元俭,拜见刘使君!
9.徐州九里山和新沂窑湾的鹭鸟种群自建群以来,种群规模逐年扩大。
10.三日后,当何曼到达九里山,却进入了三路人马包围圈内,何曼彻底崩溃了,此仗五万余众损失大半,加上沿途逃散兵众,身边也就六七千人。
九里山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