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后汉书.卓茂传》:'﹝卓茂﹞后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密令……数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遗。平帝时,天下大蝗,河南二十余县皆被其灾,独不入密县界。'后以'迁蝗'谓政治清明,教化大行。迁蝗[qiānhuáng]⒈《后汉书·卓茂传》:“﹝卓茂﹞后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密令……数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遗。平帝时,天下大蝗,河南二十余县皆被其灾,独不入密县界。”后以“迁蝗”谓政治清明,教化大行。
基础解释
意思是政治清明,教化大行。
引证解释
⒈《后汉书·卓茂传》:“﹝卓茂﹞后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密令……数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遗。引平帝时,天下大蝗,河南二十餘县皆被其灾,独不入密县界。”后以“迁蝗”谓政治清明,教化大行。唐邵混之《大唐元氏县令庞君清德之碑》:“童恢责兽,卓茂迁蝗。”
网络解释
迁蝗迁蝗,是汉语词汇,拼音是qiānhuáng,释义为政治清明,教化大行。
综合释义
《后汉书·卓茂传》:“﹝卓茂﹞后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密令……数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遗。平帝时,天下大蝗,河南二十餘县皆被其灾,独不入密县界。”后以“迁蝗”谓政治清明,教化大行。唐邵混之《大唐元氏县令庞君清德之碑》:“童恢责兽,卓茂迁蝗。”
汉语大词典
《后汉书·卓茂传》:“﹝卓茂﹞后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密令……数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遗。平帝时,天下大蝗,河南二十馀县皆被其灾,独不入密县界。”后以“迁蝗”谓政治清明,教化大行。唐邵混之《大唐元氏县令庞君清德之碑》:“童恢责兽,卓茂迁蝗。”
其他释义
1.《后汉书.卓茂传》:'﹝卓茂﹞后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密令……数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遗。平帝时,天下大蝗,河南二十余县皆被其灾,独不入密县界。'后以'迁蝗'谓政治清明,教化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