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使令
使
shǐ lìng

【拼音】:shǐ lìng

【注音】:ㄕˇㄌ一ㄥˋ

【结构】:使(左右结构)令(上下结构)

【简体】:使令

【繁体】:使令

字义分解
使令的解释
词语解释
使令shǐlìng。(1)使唤。(2)供使唤的人。使令[shǐlìng]⒈使唤。例有一奴一婢以供使令。英orderabout;⒉供使唤的人。例左右使令诈难凭,慎勿浪言常兢兢。——韩愈《永贞行》英servant;
基础解释
∶使唤有一奴一婢以供使令∶供使唤的人左右使令诈难凭,慎勿浪言常兢兢。——韩愈《永贞行》
引证解释
⒈差遣,使唤。引《孟子·梁惠王上》:“便嬖不足使令於前与?”《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神君声诺道:‘真君遣何方使令?’”《水浒传》第一一〇回:“次日,王都尉自来问宋江,求要铁叫子乐和,闻此人善能歌唱,要他府里使令。”清唐甄《潜书·去奴》:“有一奴一婢以供使令,已过望矣。”⒉亦作“使伶”。供使唤的人。泛指奴婢仆从。引《汉书·外戚传上》:“左右及医皆阿意,言宜禁内,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絝,多其带。”颜师古注:“使令,所使之人也。”唐韩愈《永贞行》:“左右使令诈难凭,慎勿浪信常兢兢。”《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七郎﹞一旦得了刺史之职,就有许多人来钻刺投靠他,做使令的。”清梁章鉅《称谓录·使》:“廝役,谓之使伶。”
网络解释
使令使令是一个古代名词,
释义
有差遣,使唤,供使唤的人得意思。
综合释义
差遣,使唤。《孟子·梁惠王上》:“便嬖不足使令於前与?”《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神君声诺道:‘真君遣何方使令?’”《水浒传》第一一○回:“次日,王都尉自来问宋江,求要铁叫子乐和,闻此人善能歌唱,要他府里使令。”清唐甄《潜书·去奴》:“有一奴一婢以供使令,已过望矣。”亦作“使伶”。供使唤的人。泛指奴婢仆从。《汉书·外戚传上》:“左右及医皆阿意,言宜禁内,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絝,多其带。”颜师古注:“使令,所使之人也。”唐韩愈《永贞行》:“左右使令诈难凭,慎勿浪信常兢兢。”《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七郎﹞一旦得了刺史之职,就有许多人来钻刺投靠他,做使令的。”清梁章鉅《称谓录·使》:“廝役,谓之使伶。”使令[shǐlìng]使唤、差遣。《孟子.梁惠王上》:「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儒林外史.第四三回》:「臧岐一向在贵州做长随,贵州的山僻小路他都认得,其人颇可以供使令。」仆人、随从。《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上.孝昭上官皇后传》:「虽宫人使令皆为穷裤,多其带,后官莫有进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一日得了刺史之职,就有 许多人来钻刺投靠他,做使令的。」
网友释义
使令是一个古代名词,有差遣,使唤,供使唤的人得意思。
汉语大词典
(1).差遣,使唤。《孟子·梁惠王上》:“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神君声诺道:‘真君遣何方使令?’”《水浒传》第一一○回:“次日,王都尉自来问宋江,求要铁叫子乐和,闻此人善能歌唱,要他府里使令。”清唐甄《潜书·去奴》:“有一奴一婢以供使令,已过望矣。”(2).亦作“使伶”。供使唤的人。泛指奴婢仆从。《汉书·外戚传上》:“左右及医皆阿意,言宜禁内,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绔,多其带。”颜师古注:“使令,所使之人也。”唐韩愈《永贞行》:“左右使令诈难凭,慎勿浪信常兢兢。”《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七郎﹞一旦得了刺史之职,就有许多人来钻刺投靠他,做使令的。”清梁章钜《称谓录·使》:“厮役,谓之使伶。”
国语辞典
使唤、差遣。使令[shǐlìng]⒈使唤、差遣。引《孟子·梁惠王上》:「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儒林外史·第四三回》:「臧岐一向在贵州做长随,贵州的山僻小路他都认得,其人颇可以供使令。」近役使差遣⒉仆人、随从。引《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上·孝昭上官皇后传》:「虽宫人使令皆为穷裤,多其带,后官莫有进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一日得了刺史之职,就有许多人来钻刺投靠他,做使令的。」
辞典修订版
使唤、差遣。《孟子.梁惠王上》:「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儒林外史.第四三回》:「臧岐一向在贵州做长随,贵州的山僻小路他都认得,其人颇可以供使令。」仆人、随从。《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上.孝昭上官皇后传》:「虽宫人使令皆为穷裤,多其带,后官莫有进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一日得了刺史之职,就有 许多人来钻刺投靠他,做使令的。」
其他解释
命令、差遣,所使之人。《孟子·梁惠王上》:「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管子·正世》:「竭民财急使令。」;《汉书·邹阳传》:「臣非为长君,无使令于前。」;《汉书·外戚·赵倢伃传》:「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絝多其带。」师古注:「使令,所使之人也。」;《吕氏春秋·恃君览·召数》:「孔子为客,子贡使令于君前甚听。」;《吕氏春秋·离俗览·贵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商子·垦令》:「均出余子之使令。」
其他释义
1.差遣,使唤。2.亦作'使伶'。供使唤的人。泛指奴婢仆从。
近反义词
使令造句
1.“为了预防遭受八路军所埋设的地雷之害,则称谓领路,使十几名人民先行的事实是使令实地趟地雷了”。
2.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
3.从常任职役说,宦官是宫廷中专供使令的近侍小臣或仆役,其职役相当复杂琐碎,因而这类称谓也最多。
4.接踵而来的告急信使令将军的官邸一片惊慌。
5.凡人孰能无过?但人有过,多不自任为过。朕则不然。于闲言中偶有遗忘而误怪他人者。必自任其过、而曰“此朕之误也。”惟其如此使令人等竟至为所感动而自觉不安者有之。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
6.成吉思汗知道后遣使令木华黎,使“存济无令欺辱”,并问候“小长老好”,于是天下皆以“小长老”称海云。
7.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8.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
9.彼昊天小儿,趋向在羲皇之上,以天地万物为刍狗,以形骸容色为土苴,七情六欲听其使令,一颦一笑是其变态,做出来惊天动地,收回去敛迹藏踪。
10.“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
使令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