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洋枪队
yáng qiāng

【拼音】:yáng qiāng

【词性】:名词。

【结构】:洋(左右结构)枪(左右结构)队(左右结构)

【繁体】:洋槍隊

字义分解
洋枪队的解释
词语解释
清政府勾结外国侵略者为镇压太平军和捻军而组成的武装。因配有洋枪洋炮,故名。1860年起在上海、宁波、天津等地先后建立洋枪队,由外国人充当各级军官,士兵主要是中国人。洋枪队[yángqiāngduì]⒈清政府勾结外国侵略者为镇压太平军和捻军而组成的武装。因配有洋枪洋炮,故名。1860年起在上海、宁波、天津等地先后建立洋枪队,由外国人充当各级军官,士兵主要是中国人。
引证解释
⒈清政府勾结美、英、法侵略者为镇压太平天囯而组建的武装部队,使用洋枪洋炮。引清王韬《弢园老民自传》:“其最要者以西人为领队官教授火器,名曰洋枪队。”
网络解释
洋枪队洋枪队,通常指华尔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外国洋枪队。洋枪队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应对19世纪60年代清朝地方官员为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清政府雇募外籍官兵及部分中国人组成的、装备洋枪洋炮的雇佣性武装。
网友释义
常胜军指中国清朝对抗太平天国后期,清官、商出资与英法等外国军官,中国、南洋等地区佣兵组成的武装。1862年,清政府将美国人腓特烈·华尔统领的洋枪队扩编为“常胜军”;华尔曾因乏饷,纵兵劫掠店铺、官署,抢得银洋七千,黄金百两。华尔在慈溪与太平军作战阵亡后,由法裔的白齐文接任为第二任队长。白齐文行事风格,较华尔更为剧烈,竟劫掠清兵军饷四万余银元,江苏巡抚李鸿章将白撤职,改由英国工兵军官戈登任队长,中国人及菲律宾佣兵组成部队,以镇压太平天国。李鸿章曾与这一武装攻占嘉定、青浦、昆山、吴江、姑苏、常州、溧阳、吴兴等地,战功彪炳,1864年解散。
汉语大词典
清政府勾结美、英、法侵略者为镇压太平天国而组建的武装部队,使用洋枪洋炮。清王韬《韬园老民自传》:“其最要者以西人为领队官教授火器,名曰洋枪队。”
洋枪队造句
1.监狱里面,郭金章沉静地看着来报信儿钱世德,曾经叹息太平天国几十万人打不过一个洋枪队的那个干瘦老头儿。
2.方莫语自己,自领了七十人,里边共有三十八人被他编入了洋枪队
3.摘要常胜军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出现的规模最大的一支洋枪队,在该军合法化以后,清政府对它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4.当年的太平军刚刚崛起的时候,并没有组建什么洋枪队,而是全凭刀枪剑戟,短短数年时间,就席卷了整个中国的南方。
5.李秀成大战洋枪队钱玉麟掘宝卢家山。
6.原来淮军李鸿章部和洋人达成协议,洋人赞助他不少军火不说,还直接派出一支洋枪队,和淮军一起从上海方向猛攻太平军。
7.第十九回八卦掌大闹颐和园洋枪队血染听鹂馆。
8.一连串命令下达下去,一干方家军有条不紊地执行,一个个炮位上火炮纷纷就位,洋枪队的队员端起了枪警戒着,而大刀兵也执刀直立。
9.周大财率领的洋枪队马上就地半蹲射击,但由于夜色太暗,许多枪法很准的士兵也开始失误,而且土匪只顾四处放火无心恋战,这就更增加了杀敌的难度。
10.因此,自己目前只能组建一支纯靠待遇跟武器组织起来的雇佣军,就好像洋枪队那样,这个战斗力应付眼下是足够了。
洋枪队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