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攀龙
pān lóng

【拼音】:pān lóng

【注音】:ㄆㄢㄌㄨㄥˊ

【结构】:攀(上下结构)龙(独体结构)

【繁体】:攀龍

字义分解
攀龙的解释
词语解释
传说黄帝铸鼎于荆山下﹐鼎成﹐有龙下迎﹐黄帝乘之升天﹐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馀小臣不得上龙身﹐乃持龙髯﹐而龙髯拔落﹐并堕黄帝之弓。百姓遂抱其弓与龙髯而号哭。事见《史记.封禅书》。后用为追随皇帝或哀悼皇帝去世的典故。
基础解释
见/'攀髯/',用为追随皇帝或哀悼皇帝去世的典故。
引证解释
⒈见“攀髯”。
网络解释
攀龙攀龙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指追随皇帝或哀悼皇帝去世。
汉语大词典
见“攀髯”。《汉语大词典》:攀髯  拼音:pānrán传说黄帝铸鼎于荆山下,鼎成,有龙下迎,黄帝乘之升天,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馀小臣不得上龙身,乃持龙髯,而龙髯拔落,并堕黄帝之弓。百姓遂抱其弓与龙髯而号哭。事见《史记·封禅书》。后用为追随皇帝或哀悼皇帝去世的典故。唐元稹《为令狐相国谢赐金石凌红雪状》:“臣职司复上,恋切攀髯,方当匍匐而前,敢有赫曦之惧。”宋欧阳修《辞特转吏部侍郎表》:“犬马未报,但虞填壑之有时;弓剑忽遗,遽叹攀髯之莫及。”清钱德震《送白学士祭告孝陵及南岳》诗:“攀髯千古事,归胙百官情。”亦作“攀龙”、“攀胡”。晋陶潜《命子》诗之三:“于赫悯侯,运当攀龙。抚剑风迈,显兹武功。”《旧唐书·哀帝纪》:“皇太后义深鸣凤,痛切攀龙,亦欲专奉灵舆,躬及园寝,兼进追摧之道,用终克尽之仪。”宋欧阳修《辞覃恩转左丞表》:“国恩未报,但虞填壑以遗羞;金鼎已成,岂谓攀胡之莫及。”
其他释义
1.见'攀髯'。
攀龙造句
1.他能有今天的局面,就是攀龙附凤得来的。
2.都是攀龙附凤之徒,甚至如华歆那样,是助桀为虐之徒。
3.今天你有名有地位,前来攀龙附凤的人自然就多了。
4.那些攀龙附凤、奉承拍马的人在人格上是卑劣的。
5.还有想攀龙附凤的人。他们觉得这是文明的象征。
6.居心叵测的人,常常用攀龙附凤的办法达到向上爬的目的。
7.有人为了攀龙附凤,不顾廉耻,只求沾点好处。
8.人们通常瞧不起社会上那些攀龙附凤的人。
9.当年孟尝君众多门下食客中,当有不少是攀龙附凤之徒。
10.魄应化鼠还作妇,魂故攀龙当六郎。
攀龙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