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相沿
沿
xiāng yán

【拼音】:xiāng yán

【注音】:ㄒ一ㄤ一ㄢˊ

【结构】:相(左右结构)沿(左右结构)

【简体】:相沿

【繁体】:相沿

字义分解
相沿的解释
词语解释
递相沿袭。相沿[xiāngyán]⒈递相沿袭。
引证解释
⒈递相沿袭。引南朝齐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二:“释耒佩牛,相沿莫反。”明沉德符《野获编·词林·翰林散官》:“翰林官不论崇卑,其称郎,称大夫,俱结衔於本官之下,相沿既已久矣。”清李渔《奈何天·虑婚》:“后来祖、父相沿积德,所以一年好似一年,一代富似一代。”郭沫若《鼎》:“从此以后便相沿为例,‘鼎堂’两字便被一部份的编辑使用了起来。”
网络解释
相沿相沿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xiāngyán,意思是递相沿袭。
综合释义
递相沿袭。南朝齐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二:“释耒佩牛,相沿莫反。”明沉德符《野获编·词林·翰林散官》:“翰林官不论崇卑,其称郎,称大夫,俱结衔於本官之下,相沿既已久矣。”清李渔《奈何天·虑婚》:“后来祖、父相沿积德,所以一年好似一年,一代富似一代。”郭沫若《鼎》:“从此以后便相沿为例,‘鼎堂’两字便被一部份的编辑使用了起来。”相沿[xiāngyán]因袭、沿袭。《礼记.乐记》:「五帝殊时,不相沿乐。」《文选.沈约.恩幸传论》:「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
汉语大词典
递相沿袭。南朝齐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二:“释耒佩牛,相沿莫反。”明沈德符《野获编·词林·翰林散官》:“翰林官不论崇卑,其称郎,称大夫,俱结衔于本官之下,相沿既已久矣。”清李渔《奈何天·虑婚》:“后来祖、父相沿积德,所以一年好似一年,一代富似一代。”郭沫若《鼎》:“从此以后便相沿为例,‘鼎堂’两字便被一部份的编辑使用了起来。”
国语辞典
因袭、沿袭。相沿[xiāngyán]⒈因袭、沿袭。引《礼记·乐记》:「五帝殊时,不相沿乐。」《文选·沈约·恩幸传论》:「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近因袭
辞典修订版
因袭、沿袭。《礼记.乐记》:「五帝殊时,不相沿乐。」《文选.沈约.恩幸传论》:「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
其他释义
1.递相沿袭。
近反义词
相沿造句
1.桥梁的使用,总是世代相沿的,除非被战争破坏或者自然坍塌。
2.认为该刊是历经三朝,相沿至今的中国农学期刊中连续办刊时间最长的惟一百年老刊。
3.“最危险的,”他继续写道,“是那种司空见惯、相沿成习、深藏不露的隐喻。”。
4.……削发一事,本朝已相沿成俗,尔等毋得不遵法度。
5.武后天授元年改名为黄岩县,路桥属黄岩县,以后历代相沿
6.后世人直到今天,也还相沿成俗称南京为六朝故都。
7.过去,成都人习惯将劝业会称作“花会”,而花会是成都相沿千年的传统庙会。
8.多在正月农闲期间行其事,并相沿成俗。
9.于是,相沿成习,习以为常,在中国长时期的封建社会里,人的价值,在握有权柄者眼里,是无足轻重的。
10.以后人们都倒贴福字,相沿成习。
相沿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