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倒捻子
dǎo niǎn zǐ

【拼音】:dǎo niǎn zǐ

【注音】:ㄉㄠˇㄋ一ㄢˇㄗˇ

【结构】:倒(左右结构)捻(左右结构)子(独体结构)

【简体】:倒捻子

【繁体】:倒捻子

字义分解
倒捻子的解释
词语解释
常绿小乔木,可用以染色。亦写作'倒捻子'。
基础解释
常绿小乔木,可用以染色。亦写作/'倒捻子/'。
引证解释
⒈常绿小乔木,可用以染色。亦写作“倒捻子”。引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倒捻子,窠丛不大,叶如苦李,花似蜀葵,小而深紫,南中妇女得以染色。有子,如软柿,头上有四叶,如柿蔕。食者必捻其蔕,故谓之倒捻子。或呼为都捻子,盖语讹也。其子外紫内赤,无核,食之甜软,甚暖腹藏,兼益肌肉。”
综合释义
常绿小乔木,可用以染色。亦写作“倒捻子”。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倒捻子,窠丛不大,叶如苦李,花似蜀葵,小而深紫,南中妇女得以染色。有子,如软柿,头上有四叶,如柿蔕。食者必捻其蔕,故谓之倒捻子。或呼为都捻子,盖语讹也。其子外紫内赤,无核,食之甜软,甚暖腹藏,兼益肌肉。”果名。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岭南有果名捻子,三月开花如芍药,七八月实成可食,结肠胃,小儿多食,则大便难。东坡改名海漆,言捣其叶,可代柹漆用。《岭表录异》云:『倒捻子,窠丛生,叶如苦李,花似蜀葵,小而深紫,南方妇女多以染色,子如软柹蔕,食者必捻其带,故称倒捻子,或呼都捻子,语讹也。其子外紫内赤无核,食之甜软,暖脏益肌肉,古讹捻为念,今又讹念为捻。』《大业拾遗记》:『南四人,登楼去梯,夜以黄纸作诏书,倒用都统印,明旦告谕诸军,人心乃定。』。」
汉语大词典
常绿小乔木,可用以染色。亦写作“倒捻子”。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倒捻子,窠丛不大,叶如苦李,花似蜀葵,小而深紫,南中妇女得以染色。有子,如软柿,头上有四叶,如柿蒂。食者必捻其蒂,故谓之倒捻子。或呼为都捻子,盖语讹也。其子外紫内赤,无核,食之甜软,甚暖腹藏,兼益肌肉。”
其他解释
果名。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岭南有果名捻子,三月开花如芍药,七八月实成可食,结肠胃,小儿多食,则大便难。东坡改名海漆,言捣其叶,可代柹漆用。《岭表录异》云:『倒捻子,窠丛生,叶如苦李,花似蜀葵,小而深紫,南方妇女多以染色,子如软柹蔕,食者必捻其带,故称倒捻子,或呼都捻子,语讹也。其子外紫内赤无核,食之甜软,暖脏益肌肉,古讹捻为念,今又讹念为捻。』《大业拾遗记》:『南四人,登楼去梯,夜以黄纸作诏书,倒用都统印,明旦告谕诸军,人心乃定。』。」
其他释义
1.常绿小乔木,可用以染色。亦写作'倒捻子'。
倒捻子造句
1.山竹,又名莽吉柿、山竺、山竹子、倒捻子、凤果。
2.山竹又名莽吉柿、山竺、山竹子、倒捻子,原产于东南亚。
3.山竹是夏季的一种时令水果,其又称莽吉柿、山竺、山竹子、倒捻子、凤果。
4.一项研究结果已提出:只有在山竹果里才发现一种叫倒捻子素的抗氧化剂,它对白血病细胞有杀伤作用,对治疗白血病有一定效果。【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
倒捻子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