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至言
zhì yán

【拼音】:zhì yán

【注音】:ㄓˋ一ㄢˊ

【结构】:至(上下结构)言(独体结构)

【简体】:至言

【繁体】:至言

字义分解
至言的解释
词语解释
至言zhìyán(1)富有哲理而合情合理的话例至言不可不察英mosttruesaying至言[zhìyán]⒈富有哲理而合情合理的话。例至言不可不察。英mosttruesaying;
基础解释
富有哲理而合情合理的话至言不可不察
引证解释
⒈最高超的言论;极其高明的言论。引《庄子·天地》:“是故高言不止於众人之心。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吕氏春秋·异宝》:“以龢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汉王充《论衡·效力》:“岂其心不欲治乎?力弱智劣,不能纳至言也。”宋苏轼《策总叙》:“臣闻有意而言,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⒉古代道家用虚静无为的思想阐述事理,以不言为至言。引《庄子·知北游》:“至言去言,至为去为。”成玄英疏:“至理之言,无言可言;至理之为,无为可为。”⒊旧时亦以指佛、道的精深玄妙的理论。引唐贾岛《送僧》诗:“出家从丱岁,解论造元门。不惜挥谈柄,谁能听至言?”宋陈善《扪虱新话》卷十二:“宋尚书云:‘老子《道德经》为至言之宗,屈平《离骚经》为词赋之宗,司马迁《史记》为纪传之宗。’”⒋直言;真实的话。引汉贾谊《新书·先醒》:“君好諂諛而恶至言。”《史记·商君列传》:“貌言,华也;至言,实也。”晋葛洪《抱朴子·尚博》:“以磋切之至言为騃拙,以虚华之小辩为妍巧。真伪颠倒,玉石混淆。”唐白居易《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捨斥己之至言,进无用之虚文。”
网络解释
至言至言,汉语词汇。
释义
1、最高超的言论;极其高明的言论。2、古代道家用虚静无为的思想阐述事理,以不言为至言。3、旧时亦以指佛、道的精深玄妙的理论。3、直言;真实的话。
综合释义
最高超的言论;极其高明的言论。《庄子·天地》:“是故高言不止於众人之心。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吕氏春秋·异宝》:“以龢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汉王充《论衡·效力》:“岂其心不欲治乎?力弱智劣,不能纳至言也。”宋苏轼《策总叙》:“臣闻有意而言,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古代道家用虚静无为的思想阐述事理,以不言为至言。《庄子·知北游》:“至言去言,至为去为。”成玄英疏:“至理之言,无言可言;至理之为,无为可为。”旧时亦以指佛、道的精深玄妙的理论。唐贾岛《送僧》诗:“出家从丱岁,解论造元门。不惜挥谈柄,谁能听至言?”宋陈善《扪虱新话》卷十二:“宋尚书云:‘老子《道德经》为至言之宗,屈平《离骚经》为词赋之宗,司马迁《史记》为纪传之宗。’”直言;真实的话。汉贾谊《新书·先醒》:“君好諂諛而恶至言。”《史记·商君列传》:“貌言,华也;至言,实也。”晋葛洪《抱朴子·尚博》:“以磋切之至言为騃拙,以虚华之小辩为妍巧。真伪颠倒,玉石混淆。”唐白居易《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捨斥己之至言,进无用之虚文。”至言[zhìyán]最美善的言论、最合宜的道理。《庄子.天地》:“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后汉书.卷六零下.蔡邕传》:“臣闻国之将兴,至言数闻,内知己政,外见民情。”
网友释义
许峰,男,1963年6月出生、汉族、重庆市人、1985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1999年获香港中文大学(CUHK)博士学位(Ph.D),2004.-2005.在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UBC)儿童医院危重医学部研修,现为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室、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汉语大词典
(1).最高超的言论;极其高明的言论。《庄子·天地》:“是故高言不止于众人之心。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吕氏春秋·异宝》:“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汉王充《论衡·效力》:“岂其心不欲治乎?力弱智劣,不能纳至言也。”宋苏轼《策总叙》:“臣闻有意而言,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2).古代道家用虚静无为的思想阐述事理,以不言为至言。《庄子·知北游》:“至言去言,至为去为。”成玄英疏:“至理之言,无言可言;至理之为,无为可为。”(3).旧时亦以指佛、道的精深玄妙的理论。唐贾岛《送僧》诗:“出家从丱岁,解论造元门。不惜挥谈柄,谁能听至言?”宋陈善《扪虱新话》卷十二:“宋尚书云:‘老子《道德经》为至言之宗,屈平《离骚经》为词赋之宗,司马迁《史记》为纪传之宗。’”(4).直言;真实的话。汉贾谊《新书·先醒》:“君好谄谀而恶至言。”《史记·商君列传》:“貌言,华也;至言,实也。”晋葛洪《抱朴子·尚博》:“以磋切之至言为騃拙,以虚华之小辩为妍巧。真伪颠倒,玉石混淆。”唐白居易《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舍斥己之至言,进无用之虚文。”
国语辞典
最美善的言论、最合宜的道理。至言[zhìyán]⒈最美善的言论、最合宜的道理。引《庄子·天地》:「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后汉书·卷六〇下·蔡邕传》:「臣闻国之将兴,至言数闻,内知己政,外见民情。」德语(das)​Sagen,(einprofundes)​Sagen
辞典修订版
最美善的言论、最合宜的道理。《庄子.天地》:「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后汉书.卷六零下.蔡邕传》:「臣闻国之将兴,至言数闻,内知己政,外见民情。」
其他释义
1.最高超的言论;极其高明的言论。2.古代道家用虚静无为的思想阐述事理﹐以不言为至言。3.旧时亦以指佛﹑道的精深玄妙的理论。4.直言;真实的话。
至言造句
1.后主精于音律,得到小怜这样的尤物,自是一唱一和,宠爱备至,言听计从。
2.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探赜妙门,精穷奥业,一乘、五律之道,驰骤于心田;八藏、三箧之文,波涛于口海。
3.送达,在出现被送达人拒不开门或将诉讼材料扔出门外、甚至言语威胁的情形下,干警主动做好释明工作,若对方仍不予配合,则以拍照、笔录的方式留置送达。
4.《超速绯闻》原声音乐专辑收入龙至言演唱的歌曲《礼物》。
5.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是人界至言
6.薛某一觉醒来,见张某正兴致勃勃地跟女网友聊天,甚至言语之间出现了“我爱你”等字眼,于是大为恼火,责怪张某见色忘友。
7.傻孩子,那些都是圣人至言,都是先皇钦点的科考文集,当然文绉绉了。
8.肥王对解忧关怀备至,言听计从,从而也拉近了汉廷与乌孙国的密切关系,双方信使往还,不绝于途。
9.有意而言,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
10.至言硕画安危机,却顾前思能审究。
至言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