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焦渴
jiāo kě

【拼音】:jiāo kě

【注音】:ㄐ一ㄠㄎㄜˇ

【结构】:焦(上下结构)渴(左右结构)

【简体】:焦渴

【繁体】:焦渴

字义分解
焦渴的解释
词语解释
焦渴jiāokě。(1)口很干渴。(2)比喻心情急切。焦渴[jiāokě]⒈口很干渴。英parched;⒉比喻心情急切。例焦渴地等待着他远行归来。英impatient;
引证解释
⒈比喻急切的心情。引《三国志·吴志·周鲂传》:“﹝魴﹞精诚微薄,名位不昭,虽怀焦渴,曷缘见明?”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我很焦渴着想见她,但我又惭愧着怕见她。”⒉干渴。引宋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诗:“都人倾望若焦渴,寒色已近沟已淘。”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刘全》:“三年前,僕从泰山来,焦渴欲死。”陈毅《喜雪--祝干部下放》诗:“立即去焦渴,润湿到口鼻。”
网络解释
焦渴焦渴,指燥而渴;比喻心情急切。语出《素问·举痛论》:“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
综合释义
比喻急切的心情。《三国志·吴志·周鲂传》:“﹝魴﹞精诚微薄,名位不昭,虽怀焦渴,曷缘见明?”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我很焦渴着想见她,但我又惭愧着怕见她。”干渴。宋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诗:“都人倾望若焦渴,寒色已近沟已淘。”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刘全》:“三年前,僕从泰山来,焦渴欲死。”陈毅《喜雪--祝干部下放》诗:“立即去焦渴,润湿到口鼻。”
汉语大词典
(1).比喻急切的心情。《三国志·吴志·周鲂传》:“﹝鲂﹞精诚微薄,名位不昭,虽怀焦渴,曷缘见明?”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我很焦渴着想见她,但我又惭愧着怕见她。”(2).干渴。宋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诗:“都人倾望若焦渴,寒色已近沟已淘。”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刘全》:“三年前,仆从泰山来,焦渴欲死。”陈毅《喜雪--祝干部下放》诗:“立即去焦渴,润湿到口鼻。”
国语辞典
极为口渴。焦渴[jiāokě]⒈极为口渴。引宋·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诗:「都人倾望若焦渴,寒食已近沟已淘。」《聊斋志异·卷一二·刘全》:「三年前,仆从泰山来,焦渴欲死。」⒉比喻急切的心情。引《三国志·卷六〇·吴书·周鲂传》:「虽怀焦渴,曷缘见明?」
辞典修订版
极为口渴。宋.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诗:「都人倾望若焦渴,寒食已近沟已淘。」《聊斋志异.卷一二.刘全》:「三年前,仆从泰山来,焦渴欲死。」比喻急切的心情。《三国志.卷六零.吴书.周鲂传》:「虽怀焦渴,曷缘见明?」
其他释义
非常干渴:~难耐。
近反义词
焦渴造句
1.友谊是焦渴时的甘泉,友谊是黑暗中的明灯,友谊是快乐时的分享,友谊是忧伤时的抚慰!
2.春雨姑娘飞上高山,看见高山上的树木们都焦渴难耐。春雨姑娘急忙下起雨来,可以滋润滋润那些干渴的树木们。好让她们打起精神,为这光秃秃的山增添一份活力。
3.友谊是冬天里的一杯热茶,是夏天里的一缕清风,是秋天里的一句问侯。友谊是焦渴时的甘泉,友谊是黑暗中的明灯,友谊是快乐时的分享,友谊是忧伤时的抚慰!
4.倘一味求滋润,字面呆滞臃肿,神情不开;倘一味求焦渴,又强悍霸气,使欣赏萌生疲惫;倘一味求清淡,“淡墨伤神”,满纸浮薄相生,则风骨不立。
5.你是前进时的火炬;你是焦渴时的清波;你是沉闷时的惊雷;你是迷路时的星座;你是心上的一轮明月,你是生命之树的一片绿叶;你是我们最亲爱的母亲,今天是你的生日,愿伟大的党生日。
6.曾世泽扫了众人一眼,紧随而入,其他人未曾得到邀请,只好在院前等候,幸有一虬枝老树,树下石桌石凳齐备,暂解众人褥热焦渴
7.待到年长,当他们刚刚意识到有足够脚力的时候,也就给自己负上了一笔沉重的宿债,焦渴地企盼着对诗境实地的踏访。
8.且仍是在那张,疑似仍留有两人体温的竹排椅上,数月来,在极度焦渴和实难忍耐的两位钟情男女,终于又相拥抱在一起。
9.亲吻!你是用恋人焦渴的嘴唇像杯子般来互相倾注的神圣的饮料。
10.水柳王离开了,随即,那汪泉水开始收缩,枯竭,最终,全部渗透进了干燥焦渴的黄土深处,一点儿痕迹不见。
焦渴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