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梅花碑
méi huā bēi

【拼音】:méi huā bēi

【注音】:ㄇㄟˊㄏㄨㄚㄅㄟ

【结构】:梅(左右结构)花(上下结构)碑(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梅花碑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亦称'梅花石'。2.在福建省泉州承天寺山门口。梅花碑[méihuābēi]⒈亦称“梅花石”。⒉在福建省泉州承天寺山门口。
基础解释
梅花碑东起城头巷,西至佑圣观路,南通道连长寿弄,北通道连水亭址。长210米,宽6米。梅花碑的所在地原为南宋德寿宫的一部分,明代在这里设有署理木税的南关工部分司。
引证解释
⒈亦称“梅花石”。在福建省泉州承天寺山门口。参阅清梁章鉅《归田琐记·承天寺》。引清施鸿保《闽杂记·梅花碑》:“繆艮涂説泉州郡城内承天寺山门有梅花石,石光而平,中隐梅树一株,每年梅树开花结子,石中梅树亦同。余壬子馆泉州,亲见之,俗名梅花碑,乃一石仆地如碑,长丈餘,广三尺餘,厚一尺许。上有梅花一株,枝疏蕊密,若刻画;或者以手抚之,则平滑无痕。寺僧言,每春时有香闻数武,若花开耳。非若所言开花结子也。”
网络解释
梅花碑梅花碑东起城头巷,西至佑圣观路,南通道连长寿弄,北通道连水亭址。长210米,宽6米。梅花碑的所在地原为南宋德寿宫的一部分,明代在这里设有署理木税的南关工部分司。明末,潞王来杭居于南关分司内。当时该署庭院内有梅树和芙蓉石等景物,因而议事厅有“梅石双清”的题额;厅南有一石碑,上面刻有明代著名画家蓝瑛和孙挞画的梅花和石,称为“梅花碑”。后来乾隆帝来杭,见后十分喜爱,将碑移至北京圆明园内,另摹一石留在杭州。民间遂称此处地名为梅花碑。
综合释义
亦称“梅花石”。在福建省泉州承天寺山门口。清施鸿保《闽杂记·梅花碑》:“繆艮涂説泉州郡城内承天寺山门有梅花石,石光而平,中隐梅树一株,每年梅树开花结子,石中梅树亦同。余壬子馆泉州,亲见之,俗名梅花碑,乃一石仆地如碑,长丈餘,广三尺餘,厚一尺许。上有梅花一株,枝疏蕊密,若刻画;或者以手抚之,则平滑无痕。寺僧言,每春时有香闻数武,若花开耳。非若所言开花结子也。”参阅清梁章鉅《归田琐记·承天寺》。
汉语大词典
亦称“梅花石”。在福建省泉州承天寺山门口。清施鸿保《闽杂记·梅花碑》:“缪艮涂说泉州郡城内承天寺山门有梅花石,石光而平,中隐梅树一株,每年梅树开花结子,石中梅树亦同。余壬子馆泉州,亲见之,俗名梅花碑,乃一石仆地如碑,长丈馀,广三尺馀,厚一尺许。上有梅花一株,枝疏蕊密,若刻画;或者以手抚之,则平滑无痕。寺僧言,每春时有香闻数武,若花开耳。非若所言开花结子也。”参阅清梁章钜《归田琐记·承天寺》。
梅花碑造句
1.因为记载了南宋德寿宫历史的梅石碑,杭城有了梅花碑这一地名。
2.肖圃二楼夕阳斜照破旧窗帘,梅花碑反射朝霞漫天的缱绻,西湖边我心相印亭心绪点点,小瀛洲春色里长叹孤独年年。许嵩【https://www.chazidian.com/zj-18620/查字典造句】
梅花碑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