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韩信坛
hán xìn tán

【拼音】:hán xìn tán

【注音】:ㄏㄢˊㄒ一ㄣˋㄊㄢˊ

【结构】:韩(左右结构)信(左右结构)坛(左右结构)

【繁体】:韓信壇

字义分解
韩信坛的解释
词语解释
汉刘邦为韩信拜将所设的坛场。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何(萧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后因以'韩信坛'泛指军中拜将帅的高台。亦谓被授予将帅。
基础解释
汉刘邦为韩信拜将所设的坛场。
引证解释
⒈亦省称“韩坛”。引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何(萧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宋叶适《送林退思四川分司茶马干官》诗:“汉中王霸地,从古锋鏑争;崩摧韩信坛,闕落张鲁营。”宋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撰敕》:“世开鲁馆,家袭韩坛。”
网络解释
韩信坛拼音:hánxìntán
综合释义
汉刘邦为韩信拜将所设的坛场。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何(萧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后因以“韩信坛”泛指军中拜将帅的高台。亦谓被授予将帅。宋叶适《送林退思四川分司茶马干官》诗:“汉中王霸地,从古锋鏑争;崩摧韩信坛,闕落张鲁营。”亦省称“韩坛”。宋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撰敕》:“世开鲁馆,家袭韩坛。”汉刘邦为韩信拜将所设的坛场。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何(萧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后因以'韩信坛'泛指军中拜将帅的高台。亦谓被授予将帅。
网友释义
拼音:hánxìntán注音:ㄏㄢˊㄒㄧㄣˋㄊㄢˊ
汉语大词典
汉刘邦为韩信拜将所设的坛场。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何(萧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后因以“韩信坛”泛指军中拜将帅的高台。亦谓被授予将帅。宋叶适《送林退思四川分司茶马干官》诗:“汉中王霸地,从古锋镝争;崩摧韩信坛,阙落张鲁营。”亦省称“韩坛”。宋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撰敕》:“世开鲁馆,家袭韩坛。”
其他释义
1.汉刘邦为韩信拜将所设的坛场。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何(萧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后因以'韩信坛'泛指军中拜将帅的高台。亦谓被授予将帅。
韩信坛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