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平理
píng lǐ

【拼音】:píng lǐ

【注音】:ㄆ一ㄥˊㄌ一ˇ

【结构】:平(独体结构)理(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平理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公平处理;治理有序。平理[pínglǐ]⒈谓公平处理;治理有序。
引证解释
⒈谓公平处理;治理有序。引《东观汉记·刘祐传》:“祐到,摧其权强,平理寃结,政为三河表。”《南史·齐纪论》:“机事平理,职贡有恒,府藏内充,人鲜劳役。”《元典章·户部五·民田》:“一切大小事务,从长区处,务要百姓安寧,庶事平理。”⒉评断。引《后汉书·鲁恭传》:“讼人许伯等争田,累守令不能决,恭为平理曲直,皆退而自责,輟耕相让。”《元典章·朝纲一·庶务》:“官府大小公事,已有立定限程,民间词讼尤当用心平理。”
网络解释
平理平理,拼音pínglǐ,出处《东观汉记·刘祐传》。
综合释义
谓公平处理;治理有序。《东观汉记·刘祐传》:“祐到,摧其权强,平理寃结,政为三河表。”《南史·齐纪论》:“机事平理,职贡有恒,府藏内充,人鲜劳役。”《元典章·户部五·民田》:“一切大小事务,从长区处,务要百姓安寧,庶事平理。”评断。《后汉书·鲁恭传》:“讼人许伯等争田,累守令不能决,恭为平理曲直,皆退而自责,輟耕相让。”《元典章·朝纲一·庶务》:“官府大小公事,已有立定限程,民间词讼尤当用心平理。”
网友释义
平理,拼音pínglǐ,出处《东观汉记·刘祐传》。
汉语大词典
谓公平处理;治理有序。《东观汉记·刘祐传》:“祐到,摧其权强,平理冤结,政为三河表。”《南史·齐纪论》:“机事平理,职贡有恒,府藏内充,人鲜劳役。”《元典章·户部五·民田》:“一切大小事务,从长区处,务要百姓安宁,庶事平理。”评断。《后汉书·鲁恭传》:“讼人许伯等争田,累守令不能决,恭为平理曲直,皆退而自责,辍耕相让。”《元典章·朝纲一·庶务》:“官府大小公事,已有立定限程,民间词讼尤当用心平理。”
其他释义
1.谓公平处理;治理有序。
平理造句
1.故心质亮直,其仪劲固;心质休决;其仪进猛;心质平理,其仪安闲。
2.第二部分:阐述了助学贷款的理论基础,包括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3.祥越王国秉承和平理念,希望把血雨腥风的战争转化为对抗性体育赛事,以此释放人类心中的暴戾疯狂之气,达到弭兵罢战之效。
4.第一部分对高等教育公平理论进行历史梳理,并阐释其时代内涵。
5.人们普遍承担的环境保护义务才是代际公平理论的正确出路和归宿。
6.公平理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追求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心理活动的客观规律。
7.第三,以行为理论和公平理论为指导,研究了岗位津贴制度对教师的激励效用和效益,给出了几个岗位津贴制度实施效果的评估分析方法。
8.在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决策者关于分配的评判标准。
9.新市人王匡、王凤为平理诤讼,遂推为渠帅,众数百人。
10.以移动通讯服务业为背景,在公平理论的基础上对顾客抱怨处理满意度和顾客忠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平理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