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鸱甍
chī méng

【拼音】:chī méng

【注音】:ㄔㄇㄥˊ

【结构】:鸱(左右结构)甍(上下结构)

【简体】:鸱甍

【繁体】:鴟甍

字义分解
鸱甍的解释
词语解释
即鸱吻。鸱甍[chīméng]⒈即鸱吻。
引证解释
⒈即鸱吻。参见“鴟吻”。引宋黄休复《茅亭客话·避雷》:“世传乘龙者,苦於行雨,而多方窜匿,藏人身中,或在古木楹柱之内及楼阁鴟甍中。”
网络解释
鸱甍鸱甍(鸱甍)
综合释义
即鸱吻。宋黄休复《茅亭客话·避雷》:“世传乘龙者,苦於行雨,而多方窜匿,藏人身中,或在古木楹柱之内及楼阁鴟甍中。”参见“鴟吻”。鸱甍[chīméng]古代宫殿屋脊两端的兽形装饰物。宋.黄休复《茅亭客话.卷五.避雷》:「世传乖龙者,苦于行雨,而多方窜匿,藏人身中,或在古木楹柱之内及楼阁鸱甍中。」也作「鸱尾」。
网友释义
乞与(乞与)给与。(1).《南史·宋江夏文献王义恭传》:“奢侈无度,不爱财宝,左右亲幸,一日乞与,或至一二百万;小有忤意,辄追夺之。”(2).唐罗隐《江南》诗:“垂衣端拱浑闲事,忍把江山乞与人。”(3).宋陆游《江渎池纳凉》诗:“天公作意怜覊客,乞与今年一夏凉。”
汉语大词典
即鸱吻。宋黄休复《茅亭客话·避雷》:“世传乘龙者,苦于行雨,而多方窜匿,藏人身中,或在古木楹柱之内及楼阁鸱甍中。”参见“鸱吻”。《汉语大词典》:鸱吻(鸱吻)  拼音:chīwěn古代宫殿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初作鸱尾之形,一说为蚩(一种海兽)尾之形,象征辟除火灾。后来式样改变,折而向上似张口吞脊,因名鸱吻。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下:“﹝王右军《告誓文》﹞开元初年,润州江宁县瓦官寺修讲堂,匠人于鸱吻内竹筒中得之。”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上:“蚩者,海兽也。汉武帝作柏梁殿。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今人多作鸱字,见其吻如鸱鸢,遂呼之为鸱吻,颜之推亦作此鸱。”《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五年》:“其馀官称,多所更定,宫殿悉除去鸱吻。”
国语辞典
古代宫殿屋脊两端的兽形装饰物。宋.黄休复《茅亭客话.卷五.避雷》:「世传乖龙者,苦于行雨,而多方窜匿,藏人身中,或在古木楹柱之内及楼阁鸱甍中。」也作「鸱尾」。鸱甍[chīméng]⒈古代宫殿屋脊两端的兽形装饰物。宋·黄休复也作「鸱尾」。引《茅亭客话·卷五·避雷》:「世传乖龙者,苦于行雨,而多方窜匿,藏人身中,或在古木楹柱之内及楼阁鸱甍中。」
其他释义
1.即鸱吻。
鸱甍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