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偶句
ǒu jù

【拼音】:ǒu jù

【注音】:ㄡˇㄐㄨˋ

【结构】:偶(左右结构)句(半包围结构)

字义分解
偶句的解释
词语解释
对偶的句子。偶句[ǒujù]⒈对偶的句子。
引证解释
⒈对偶的句子。引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李义山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温(温庭筠)曰:‘何不云: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宋叶适《徐道晖墓志铭》:“及沉约、谢朓、永明体出,士争効之。初犹甚艰,或仅得一偶句,便已名世矣。”
网络解释
偶句偶句,汉语词汇,指的是对偶的句子。
综合释义
对偶的句子。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李义山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温(温庭筠)曰:‘何不云: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宋叶适《徐道晖墓志铭》:“及沉约、谢朓、永明体出,士争効之。初犹甚艰,或仅得一偶句,便已名世矣。”
汉语大词典
对偶的句子。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李义山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温(温庭筠)曰:‘何不云: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宋叶适《徐道晖墓志铭》:“及沈约、谢朓、永明体出,士争效之。初犹甚艰,或仅得一偶句,便已名世矣。”
其他释义
1.对偶的句子。
偶句造句
1.但八股本身也只是格式而已,无非就是六段八个排偶句组成。
2.一是对仗作为文体的一种格律要求运用;二是字数由骈偶句喜用偶数向奇数转化,最后定格为五、七言;三是对仗精确而工稳,声律对仗已成熟。
3.这种对偶句连续运用,又称排偶或骈偶。
4.串对:又叫连对,流水对。它的前后两个句子在意义上有连贯、因果、条件、转折等关系。这种对偶句子称为串对。
5.该题的第二小道,让学生给“呵护解放碑”活动分别用对偶句、比喻句创作两段主题词。
6.诗、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戏剧、小说,那一样中又没有工整的对偶句呢?
7.反对:前后两个句子的意思相反的对偶句子叫反对。
8.综上所述,汉文学的对偶句式历经了至少两三千年,经由排偶、骈偶、律偶三个阶段,“对称原则由意义推广到声音方面”。
9.赋、骈文,乃至散文、戏剧、小说,那一样中又没有工整的对偶句呢?
10.该题的第二小道,让学生给“呵护解放碑”活动分别用对偶句、比喻句创作两段主题词。(https://www。chazidian。com/zj-179365/查字典造句网)
偶句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