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傅致
fù zhì

【拼音】:fù zhì

【注音】:ㄈㄨˋㄓˋ

【结构】:傅(左右结构)致(左右结构)

【简体】:傅致

【繁体】:傅致

字义分解
傅致的解释
词语解释
1.涂上等。2.除益而引致,罗织。傅致[fùzhì]⒈涂上。⒉附益而引致,罗织。
引证解释
⒈涂上。引汉陆贾《新语·道基》:“伎巧横出,用意各殊,则加雕文刻鏤,傅致胶漆丹青玄黄琦瑋之色,以穷耳目之好,极工匠之巧。”⒉除益而引致,罗织。引《汉书·王莽传上》:“诸哀帝外戚,及大臣居位素所不悦者,莽皆傅致其罪。”颜师古注:“傅,读曰附,附益而引致之,令入罪。”《新唐书·张弘靖传》:“弘靖疑御史傅致晏罪,言之帝。”《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章杰捕赵鼎送葬人,又搜其私书,欲傅致士大夫之罪。”
网络解释
傅致傅致,汉语词语,拼音是fùzhì,释义是涂上等。
综合释义
涂上等。汉陆贾《新语·道基》:“伎巧横出,用意各殊,则加雕文刻鏤,傅致胶漆丹青玄黄琦瑋之色,以穷耳目之好,极工匠之巧。”除益而引致,罗织。《汉书·王莽传上》:“诸哀帝外戚,及大臣居位素所不悦者,莽皆傅致其罪。”颜师古注:“傅,读曰附,附益而引致之,令入罪。”《新唐书·张弘靖传》:“弘靖疑御史傅致晏罪,言之帝。”《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章杰捕赵鼎送葬人,又搜其私书,欲傅致士大夫之罪。”
汉语大词典
(1).涂上。汉陆贾《新语·道基》:“伎巧横出,用意各殊,则加雕文刻镂,傅致胶漆丹青玄黄琦玮之色,以穷耳目之好,极工匠之巧。”(2).除益而引致,罗织。《汉书·王莽传上》:“诸哀帝外戚,及大臣居位素所不悦者,莽皆傅致其罪。”颜师古注:“傅,读曰附,附益而引致之,令入罪。”《新唐书·张弘靖传》:“弘靖疑御史傅致晏罪,言之帝。”《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章杰捕赵鼎送葬人,又搜其私书,欲傅致士大夫之罪。”
其他解释
附益而引致也。汉、陆贾《新语·道墓》:「傅致胶漆丹青,玄黄琦玮之色。」;《汉书·文三王传》:「傅致难明之事。」;《汉书·王尊传》:「内怀怨恨,外依公事,建画为此议,傅致奏文。」师古注:「傅读曰附。谓益其事而引致于罪状。」;《汉书·王莽传上》:「莽皆傅致其罪。」师古注:「傅读曰附。附益而引致之,令入罪。」
其他释义
1.涂上。2.附益而引致,罗织。
傅致造句
1.后世淫邪,增之以郑、卫之音,民弃本趋末,技巧横出,用意各殊,则加雕文刻镂,傅致胶漆丹青、玄黄琦玮之色,以穷耳目之好,极工匠之巧。
2.曾惠芳分析说,阿胶又称“驴皮胶”,“傅致胶”,是名贵中药,为马科动物驴的皮,经漂泡去毛后熬制成的固体胶。
3.又自以不失盗为功,因必其怒,傅致而周内之,若不可翻者。
4.曾惠芳分析说,阿胶又称“驴皮胶”,“傅致胶”,是名贵中药,为马科动物驴的皮,经漂泡去毛后熬制成的固体胶。【www.chazidian.com/zj-162068/造句网】
5.后世淫邪,增之以郑、卫之音,民弃本趋末,技巧横出,用意各殊,则加雕文刻镂,傅致胶漆丹青、玄黄琦玮之色,以穷耳目之好,极工匠之巧。www.chazidian.com/zj-162068/造句网
傅致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