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言不由中
yán bù yóu zhōng

【拼音】:yán bù yóu zhōng

【注音】:一ㄢˊㄅㄨˋ一ㄡˊㄓㄨㄥ

【词性】:成语。

【简体】:言不由中

【繁体】:言不由中

字义分解
言不由中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言不由衷'。
基础解释
亦作/'言不由衷/',不是说的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
引证解释
⒈见“言不由衷”。
综合释义
《宋史.卷三八零.何铸列传》:「士大夫心术不正,徇虚以掠名,托名以规利。言不由中而首尾乡背,行险自售而设意相倾者,为事君之失。」言不由中[yánbùyóuzhōng]修订本参考资料:言词与心意相违背。聊斋志异˙卷十˙贾奉雉:实相告:此言不由中,转瞬即去,便受夏楚,不能复忆之也。亦作言不由衷。
国语辞典
言词与心意相违背。《聊斋志异.卷一○.贾奉雉》:「实相告:此言不由中,转瞬即去,便受夏楚,不能复忆之也。」也作「言不由衷」。
辞典修订版
言词与心意相违背。《聊斋志异.卷一零.贾奉雉》:「实相告:此言不由中,转瞬即去,便受夏楚,不能复忆之也。」也作「言不由衷」。
成语词典版
01.《宋史.卷三八零.何铸列传》:「士大夫心术不正,徇虚以掠名,托名以规利。言不由中而首尾乡背,行险自售而设意相倾者,为事君之失。」02.《聊斋志异.卷一零.贾奉雉》:「此言不由中,转瞬即去,便受夏楚,不能复忆之也。」
其他释义
指心口不一致。同“言不由衷”。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实相告:此言不由中,转瞬即去,便受夏楚,不能复忆之也。”
近反义词
言不由中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