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于张
yú zhāng

【拼音】:yú zhāng

【注音】:ㄩˊㄓㄤ

【结构】:于(独体结构)张(左右结构)

【繁体】:于張

字义分解
于张的解释
词语解释
西汉于定国张释之的并称。二人先后于文帝景帝时任廷尉,执法皆审慎。后因以'于张'称决狱审慎,执法公正者。
基础解释
西汉于定国张释之的并称。二人先后于文帝景帝时任廷尉,执法皆审慎。后因以/'于张/'称决狱审慎,执法公正者。
引证解释
⒈西汉于定国张释之的并称。二人先后于文帝景帝时任廷尉,执法皆审慎。后因以“于张”称决狱审慎,执法公正者。引晋潘岳《杨荆州诔》:“听参皋吕,称侔于张。”唐虞世南《赋得慎罚》诗:“于张惩不滥,陈郭宪无倾。”宋王禹偁《送牛冕序》:“﹝牛冕﹞佐秋官,详庶狱,事无枉挠,有于张之风焉。”
网络解释
于张卷五十六〈箴铭诔上·诔上·杨荆州诔〉~244~
汉语大词典
西汉于定国张释之的并称。二人先后于文帝景帝时任廷尉,执法皆审慎。后因以“于张”称决狱审慎,执法公正者。晋潘岳《杨荆州诔》:“听参皋吕,称侔于张。”唐虞世南《赋得慎罚》诗:“于张惩不滥,陈郭宪无倾。”宋王禹偁《送牛冕序》:“﹝牛冕﹞佐秋官,详庶狱,事无枉挠,有于张之风焉。”
其他释义
1.西汉于定国张释之的并称。二人先后于文帝景帝时任廷尉,执法皆审慎。后因以'于张'称决狱审慎,执法公正者。
于张造句
1.虽然仍崇拜张爱玲,但张氏对其的影响日益淡化,在思想和文笔上让“张腔胡调”的“胡调”凌驾于“张腔”之上。
2.由于张力式油管钱只允许油管伸长,安装油管锚的方法是在油管伸长时座封。
3.至于张志家部分,江大宁说,球团将等收到起诉书后,再研议是否针对张志家单独向板桥地院提出附带民事赔偿。
4.孙老师介绍,由于张召富百问不烦,班里的同学都争着和他当同桌,高三排座位时,为了和他当同桌,两个同学找到班主任,弄得孙老师左右为难。 
5.河北北方学院位于张家口市,是河北省北部唯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综合性本科院校。
6.不过瑕不掩瑜,这不能遮蔽孙策对于张辽的欣赏。
7.展览当日,社区文化馆般三楼狭小的布置空间,由于张挂起近百张一代宗师的艺术作品,显得格外局促逼仄。
8.至于张庭选萨,越南必须坚持,直到最后辩护时,在我们的控制岛屿的回报。
9.我爱杜鹃花,因为它与松柏为邻,与寒梅为友,虽然杜鹃没有松柏的枝干,没有寒梅那柔美的枝条,可它勇于拼搏,勇于奋斗,敢于张扬的品质绝对可以换来她应有的荣耀。
10.‘以贾诩的才华,在分明看出张绣没有远大前途的前提下,仍毅然委身于张绣帐下,明珠投暗,龙游沟壑,这里面便颇可揣测贾诩的真实用意。
于张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