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何若
hé ruò

【拼音】:hé ruò

【注音】:ㄏㄜˊㄖㄨㄛˋ

【结构】:何(左右结构)若(上下结构)

【简体】:何若

【繁体】:何若

字义分解
何若的解释
词语解释
何若héruò。(1)表示疑问,与“何如”同。何若[héruò]⒈表示疑问,与“何如”同。例此为何若人。——《墨子·公输》英what;
基础解释
表示疑问,与“何如”同此为何若人。——《墨子·公输》
引证解释
⒈如何,怎样。用于询问。引《晏子春秋·问上十八》:“景公问晏子曰:‘明王之教民何若?’”《史记·苏秦列传》:“今有孝如曾参,廉如伯夷,信如尾生。得此三人者以事大王,何若?”《新唐书·李光弼传》:“初,光弼谓李抱玉曰:‘将军能为我守南城二日乎?’抱玉曰:‘过期何若?’”⒉如何,怎样。用于陈述。引唐柳宗元《桐叶封弟辩》:“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清侯方域《于谦论》:“呜呼!不思其得君行政之何若,而欲以名位形迹之际,自解免于后,亦惑矣!”廖仲恺《全民政治论译本序》:“欲图解决,不得不就此政体所由来之处,考其发生之蹊径何若,发达之程度何若,利弊之影响何若,借为后事之师。”⒊为何。引《管子·问》:“问:刑论有常以行不可改也,今其事之久留也,何若?”《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其妻大君从旁接而起之,曰:‘何若子性之大也?希见人士,卒得急记,流涕不止。’”汉陈琳《神女赋》:“既叹尔以艳采,又説我之长期,顺乾坤以成性,夫何若而有辞。”⒋几何,多少。引《老子》:“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⒌何似,象什么。引《汉书·龚胜传》:“常恚,谓胜曰:‘我视君何若?君欲小与众异,外以采名,君乃申徒狄属耳。’”⒍何如,哪里比得上。引宋叶适《故昭庆军承宣使赵公行状》:“公使諭之曰:‘今犹在本州,惠利可及汝也。’人皆哭曰:‘何若只在我州!’”郑观应《盛世危言·税则》:“夫中外通商数十餘载,华人亦多精通税则,熟悉约章,与其假手他人,袒护彼族,何若易用华人之为愈乎?”
网络解释
何若何若,女,浙江东阳人,博士,副教授。200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7年晋升为副教授,2007.3-2007.6在喀什师范学院环境科学系支教,2009.4-2011.11在美国UAFInstituteofArcticBiology/WaterandEnvironmentalResearchCenter做博士后研究,期间在MichiganStateUniversity进行访问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大学青年科研创新专项等课题研究。目前在TheISMEJournal,EnvironmentalMicrobiology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作为副主编编写著作1部。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0年)和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二等奖(2011年)各1项。
综合释义
如何,怎样。用于询问。《晏子春秋·问上十八》:“景公问晏子曰:‘明王之教民何若?’”《史记·苏秦列传》:“今有孝如曾参,廉如伯夷,信如尾生。得此三人者以事大王,何若?”《新唐书·李光弼传》:“初,光弼谓李抱玉曰:‘将军能为我守南城二日乎?’抱玉曰:‘过期何若?’”如何,怎样。用于陈述。唐柳宗元《桐叶封弟辩》:“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清侯方域《于谦论》:“呜呼!不思其得君行政之何若,而欲以名位形迹之际,自解免于后,亦惑矣!”廖仲恺《全民政治论译本序》:“欲图解决,不得不就此政体所由来之处,考其发生之蹊径何若,发达之程度何若,利弊之影响何若,借为后事之师。”为何。《管子·问》:“问:刑论有常以行不可改也,今其事之久留也,何若?”《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其妻大君从旁接而起之,曰:‘何若子性之大也?希见人士,卒得急记,流涕不止。’”汉陈琳《神女赋》:“既叹尔以艳采,又説我之长期,顺乾坤以成性,夫何若而有辞。”几何,多少。《老子》:“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何似,象什么。《汉书·龚胜传》:“常恚,谓胜曰:‘我视君何若?君欲小与众异,外以采名,君乃申徒狄属耳。’”何如,哪里比得上。宋叶适《故昭庆军承宣使赵公行状》:“公使諭之曰:‘今犹在本州,惠利可及汝也。’人皆哭曰:‘何若只在我州!’”郑观应《盛世危言·税则》:“夫中外通商数十餘载,华人亦多精通税则,熟悉约章,与其假手他人,袒护彼族,何若易用华人之为愈乎?”何若[héruò]怎么样。《史记.卷六九.苏秦传》:「得此三人者以事大王,何若?」《新唐书.卷一三六.李光弼传》:「光弼谓李抱玉曰:『将军能为我守南城二日乎?』抱玉曰:『过期何若?』」像什么。《汉书.卷七二.龚胜传》:「我视君何若?君欲小与众异,外以采名。君乃申徒狄属耳!」为什么。《管子.问》:「问刑论有常以行不可改也。今其事之久留也,何若?」
汉语大词典
(1).如何,怎样。用于询问。《晏子春秋·问上十八》:“景公问晏子曰:‘明王之教民何若?’”《史记·苏秦列传》:“今有孝如曾参,廉如伯夷,信如尾生。得此三人者以事大王,何若?”《新唐书·李光弼传》:“初,光弼谓李抱玉曰:‘将军能为我守南城二日乎?’抱玉曰:‘过期何若?’”(2).如何,怎样。用于陈述。唐柳宗元《桐叶封弟辩》:“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清侯方域《于谦论》:“呜呼!不思其得君行政之何若,而欲以名位形迹之际,自解免于后,亦惑矣!”廖仲恺《全民政治论译本序》:“欲图解决,不得不就此政体所由来之处,考其发生之蹊径何若,发达之程度何若,利弊之影响何若,借为后事之师。”(3).为何。《管子·问》:“问:刑论有常以行不可改也,今其事之久留也,何若?”《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其妻大君从旁接而起之,曰:‘何若子性之大也?希见人士,卒得急记,流涕不止。’”汉陈琳《神女赋》:“既叹尔以艳采,又说我之长期,顺乾坤以成性,夫何若而有辞。”(4).几何,多少。《老子》:“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5).何似,象什么。《汉书·龚胜传》:“常恚,谓胜曰:‘我视君何若?君欲小与众异,外以采名,君乃申徒狄属耳。’”(6).何如,哪里比得上。宋叶适《故昭庆军承宣使赵公行状》:“公使谕之曰:‘今犹在本州,惠利可及汝也。’人皆哭曰:‘何若只在我州!’”郑观应《盛世危言·税则》:“夫中外通商数十馀载,华人亦多精通税则,熟悉约章,与其假手他人,袒护彼族,何若易用华人之为愈乎?”
国语辞典
怎么样。何若[héruò]⒈怎么样。引《史记·卷六九·苏秦传》:「得此三人者以事大王,何若?」《新唐书·卷一三六·李光弼传》:「光弼谓李抱玉曰:『将军能为我守南城二日乎?』抱玉曰:『过期何若?』」⒉像什么。引《汉书·卷七二·龚胜传》:「我视君何若?君欲小与众异,外以采名。君乃申徒狄属耳!」⒊为什么。引《管子·问》:「问刑论有常以行不可改也。今其事之久留也,何若?」
辞典修订版
怎么样。《史记.卷六九.苏秦传》:「得此三人者以事大王,何若?」《新唐书.卷一三六.李光弼传》:「光弼谓李抱玉曰:『将军能为我守南城二日乎?』抱玉曰:『过期何若?』」像什么。《汉书.卷七二.龚胜传》:「我视君何若?君欲小与众异,外以采名。君乃申徒狄属耳!」为什么。《管子.问》:「问刑论有常以行不可改也。今其事之久留也,何若?」
其他释义
1.如何,怎样。用于询问。2.如何,怎样。用于陈述。3.为何。4.几何,多少。5.何似,象什么。6.何如,哪里比得上。
何若造句
1.心中想法一闪而过,‘闳’懊恼不已,却又不可奈何,若是将现场的环境转换一下的话,‘闳’有绝对的信心将眼下的情况反转。
2.在见到本报时何若就已为耿直的豪迈本色怦然心动。
3.邓湘皋先生之极力提倡沅湘学派,其直接影响其乡后辈者何若?间接影响全国者何若?斯岂非明效大验耶!
4.事后,何太冲心痛欲裂,几欲癫狂,嘶吼着狂奔出逍遥谷,从此不知所踪;何道理则留在谷中守着何若兰的墓茔,孤凄终老。
5.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地、何去、何如,好象弟弟与哥哥。还有一崐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6.据两男子的同事介绍,当日下午,何姓男子与女朋友吵架,于是便找来一瓶敌敌畏要自杀,何的挚友王先生闻讯后,称何若敢喝,自己愿意奉陪。
7.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8.天啊,卿本佳人,奈何若此。
9.今有人舍其文轩,邻有弊举,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梁肉,邻有糟糠,而欲窃之,此谓何若人也?
10.清代敦煌知县苏履吉《两关遗迹》诗中有“一方雄控今何若”之句。
何若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