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大肠
dà cháng

【拼音】:dà cháng

【词性】:名词。

【结构】:大(独体结构)肠(左右结构)

【简体】:大肠

【繁体】:大腸

字义分解
大肠的解释
词语解释
消化器官之一。消化道的最后肠段。成人的大肠约长15米。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三部分,出口处为肛门。具有分泌黏液、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形成和排出粪便的功能。大肠[dàcháng]⒈消化器官之一。消化道的最后肠段。成人的大肠约长15米。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三部分,出口处为肛门。具有分泌黏液、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形成和排出粪便的功能。
引证解释
⒈肠的一部分,上连小肠,下通肛门,较小肠粗而短。分盲肠、结肠、直肠三部分。主要作用是吸取水分和形成粪便。中医列为六腑之一。引《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网络解释
大肠大肠,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1],是对食物残渣中的水液进行吸收,而食物残渣自身形成粪便并有度排出的脏器。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消化道的下段。大肠居于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接小肠,其下端连接肛门。全程形似方框,围绕在空肠、回肠的周围。大肠在外形上与小肠有明显的不同,一般大肠口径较粗,肠壁较薄。
国语辞典
肠的下部。上接小肠,下连肛门,较小肠粗大而短,可依次分为盲肠、结肠与直肠三部分。大肠可吸收水分和一部分养分,并主宰排遗作用。大肠[dàcháng]⒈肠的下部。上接小肠,下连肛门,较小肠粗大而短,可依次分为盲肠、结肠与直肠三部分。大肠可吸收水分和一部分养分,并主宰排遗作用。⒉糯米肠的别名。参见「糯米肠」条。
辞典修订版
肠的下部。上接小肠,下连肛门,较小肠粗大而短,可依次分为盲肠、结肠与直肠三部分。大肠可吸收水分和一部分养分,并主宰排遗作用。糯米肠的别名。参见「糯米肠」条。
辞典简编版
肠的下部。上接小肠,下连肛门,较小肠粗大而短,可依次分为盲肠、结肠与直肠三部分。大肠可吸收水分和少部分养分,主宰排遗作用。 【造句】大肠在人体内呈倒U字形,是消化管最后的一段。 ◎→糯米肠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大肠造句
1.一个重要的大肠癌和息肉的筛查检查就是粪便潜血试验。
2.大肠内壁回收了食糜中的大部分水分,毛细管再把回收的水分送入循环系统。
3.目的比较大肠息肉电切前活检与电切后息肉组织的临床病理状况。
4.最有效并广泛采用的测试发现和列举了常规粪便细菌,像大肠杆菌类。
5.结论:鸦胆子油乳剂对大肠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6.目的:比较、论述实验室常用的几种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
7.未待手阳明大肠经调整,尺壁寸阴的洪夜强行破入天鼎穴。
8.分析了实际检测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两指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证检验结果正确性的控制措施。
9.天僧地道本来心都提到嗓子眼了,见令狐伦离奇脱险,都长长松了一口气,再看到场中逐渐出现绿肥红瘦的情况,两人胸怀大肠,把心放回肚子里,大声叫起好来。
10.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根霉、毛霉等为指示菌,考察不同紫草素添加量对紫草涂膜剂抑菌活性的影响。
大肠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