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例案
lì àn

【拼音】:lì àn

【注音】:ㄌ一ˋㄢˋ

【结构】:例(左右结构)案(上下结构)

【简体】:例案

【繁体】:例案

字义分解
例案的解释
词语解释
1.成例,旧例。2.典型案件。例案[lìàn]⒈成例,旧例。⒉典型案件。
基础解释
成例,旧例。典型案件。
引证解释
⒈成例,旧例。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那查例案最是混帐的事:你打点得到的,他便引这条例;打点不到,他又引那条例,那里有一定的呢。”⒉典型案件。引郑观应《盛世危言·考试上》:“一考经史,以覘学识;二策时事,以徵抱负;三判例案,以观吏治。”
网络解释
例案例案是汉语词语,拼音是lìàn,释义是成例、旧例。
综合释义
成例,旧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那查例案最是混帐的事:你打点得到的,他便引这条例;打点不到,他又引那条例,那里有一定的呢。”典型案件。郑观应《盛世危言·考试上》:“一考经史,以覘学识;二策时事,以徵抱负;三判例案,以观吏治。”例案[lìàn]例为颁定之成例,案为已成之旧案,合而称之曰例案。
汉语大词典
(1).成例,旧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那查例案最是混帐的事:你打点得到的,他便引这条例;打点不到,他又引那条例,那里有一定的呢。”(2).典型案件。郑观应《盛世危言·考试上》:“一考经史,以觇学识;二策时事,以徵抱负;三判例案,以观吏治。”
其他解释
例为颁定之成例,案为已成之旧案,合而称之曰例案。
例案造句
1.结论是在例案研究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得来的。
2.每例案件中都有公司机密材料被盗,包括涉及公司经营策略细节的电子邮件。
3.在几周之内上诉法庭时他们的指控将被第一次确认,律师们认为这种先例案件通常在被审查时会曝露出一些严重的法律误判行为。
4.这些极端的真空例案一般在实验对象死后结束。
5.叙案与说理不仅是古代例案文章的基本技能,也是当今法律文书的基本技能。
例案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