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大虫
dà chóng

【拼音】:dà chóng

【注音】:ㄉㄚˋㄔㄨㄥˊ

【词性】:名词。

【结构】:大(独体结构)虫(独体结构)

【简体】:大虫

【繁体】:大蟲

字义分解
大虫的解释
词语解释
(方)(名)老虎。大虫[dàchóng]⒈谓蚖虫。⒉指老虎。
引证解释
⒈谓蚖虫。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众医不知,以为大虫,不知伤脾。”司马贞索隐:“即蚖虫也。”⒉指老虎。引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大虫老鼠,俱为十二相属。”《水浒传》第二三回:“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隻吊睛白额大虫来。”
网络解释
大虫(汉语词汇)大虫是个汉语词汇,拼音dàchóng,指老虎。在《水浒传》武松打虎中曾经提到。老虎为最大猫科动物之一,是亚洲最顶级的食肉动物。
综合释义
谓蚖虫。《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众医不知,以为大虫,不知伤脾。”司马贞索隐:“即蚖虫也。”指老虎。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大虫老鼠,俱为十二相属。”《水浒传》第二三回:“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隻吊睛白额大虫来。”
汉语大词典
(1).谓蚖虫。《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众医不知,以为大虫,不知伤脾。”司马贞索隐:“即蚖虫也。”(2).指老虎。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大虫老鼠,俱为十二相属。”《水浒传》第二三回:“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国语辞典
大的昆虫。大虫[dàchóng]⒈大的昆虫。引《史记·卷一〇五·扁鹊仓公传》:「众医不知,以为大虫,不知伤脾。」⒉老虎的别称。引《水浒传·第一回》:「风过处向那松树背后,奔雷也似吼一声,扑地跳出一个吊睛白额锦毛大虫来。」
辞典修订版
大的昆虫。《史记.卷一零五.扁鹊仓公传》:「众医不知,以为大虫,不知伤脾。」老虎的别称。《水浒传.第一回》:「风过处向那松树背后,奔雷也似吼一声,扑地跳出一个吊睛白额锦毛大虫来。」
其他释义
1.谓蚖虫。2.指老虎。
大虫造句
1.本意是写一条暗黑凶残大虫的,却写成了呆萌版,而且,废话连篇的,我自己看了都不爽。
2.自生活个一年半载,就算见到母大虫都会惊艳不已;但若是天天看美女,难免会日久生厌。
3.在“州桥”,他遭遇“连为几头官司,开封府也治他不下”的没毛大虫牛二,牛二“只一刀,把铜钱剁做两半”,看热闹者齐声喝彩。
4.由于长期从事水上训练,二女皮肤黝黑,更平添了虎头虎脑的气势,同男运动员相似的劲爆作风更显出些许“母大虫”的味道。
5.小说里提到的有限几个女人,除了“母夜叉”、“母大虫”这样的“狠角色”;便是潘金莲、潘巧云之类的淫荡歹毒;林娘子、扈三娘虽无过错,但下场可悲。
6.否则,伸爪龇牙的,被斥为母大虫,雌威盖过雄风,男人闻之丧胆,哪还有半点情趣可言?想必很多人对孙二娘的老公有几分同情吧。
7.呵!你看,天上那个黑色大虫洞,一看就有很多的妖魔鬼怪,我一个人你叫我拯救世界,当劳资是碧池啊。
8.不承想,偏偏遇到没毛大虫牛二,实在无法忍受这泼皮的纠缠与讹诈,一气之下杀了牛二。
9.说着,便是两道闪亮的剑光,星驰电掣间便抵在那大虫的咽喉处。
10.杨志因为在东京街头杀了“没毛大虫”牛二,被开封府以“一时斗殴杀伤,误伤人命”的罪名,脊杖二十,充军北京大名府。
大虫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