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举直措枉
jǔ zhí cuò wǎng

【拼音】:jǔ zhí cuò wǎng

【注音】:ㄐㄨˇㄓˊㄘㄨㄛˋㄨㄤˇ

【词性】:成语。

【简体】:举直措枉

【繁体】:舉直措枉

字义分解
举直措枉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举:提拔。直:正直的人。措:废弃。枉:不直,指邪恶的人。指起用正直者,罢黜奸邪者。举直措枉[jǔzhícuòwǎng]⒈见“举直错枉”。
引证解释
⒈见“举直错枉”。
综合释义
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选用贤者,罢黜奸邪。读孔圣之微言,思举直而措枉;观王珪之确论,欲激浊以扬清。◎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三回
汉语大词典
见“举直错枉”。《汉语大词典》:举直错枉(举直错枉)  拼音:jǔzhícuòwǎng起用正直者而罢黜奸邪者。《论语·为政》:“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何晏集解引包咸曰:“错,置也。举正直之人用之,废置邪枉之人,则民服其上。”《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举直错枉,谭思旧制。”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后汉书·杨彪传》:“今天下缨緌搢绅,所以瞻仰明公者,以公聪明仁智,辅相汉朝,举直厝枉,致之雍熙也。”唐权德舆《陆宣公〈翰苑集〉序》:“其在相位也,推贤与能,举直措枉。”
国语辞典
语本《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指选任正直贤良之士,罢黜奸佞邪媚之人。举直措枉[jǔzhícuòwǎng]⒈语本指选任正直贤良之士,罢黜奸佞邪媚之人。引《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后汉书·卷七三·公孙瓒传》:「绍不能举直措枉,而专为邪媚。」《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怀柔万姓,经营四方;举直措枉,较如画一。」成语解释举直措枉
辞典修订版
语本《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指选任正直贤良之士,罢黜奸佞邪媚之人。《后汉书.卷七三.公孙瓒传》:「绍不能举直措枉,而专为邪媚。」《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怀柔万姓,经营四方;举直措枉,较如画一。」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语本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指选任正直贤良之士,罢黜奸佞邪媚之人。后汉书˙卷七十三˙公孙瓒传:绍不能举直措枉,而专为邪媚。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怀柔万姓,经营四方;举直措枉,较如画一。
其他释义
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选用贤者,罢黜奸邪。
出处
《论语·为政》:“举枉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举直措枉造句
1.他一上任,便举直措枉,激浊扬清,很受群众的欢迎与拥戴。
举直措枉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