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法执
fǎ zhí

【拼音】:fǎ zhí

【注音】:ㄈㄚˇㄓˊ

【结构】:法(左右结构)执(左右结构)

【简体】:法执

【繁体】:法執

字义分解
法执的解释
词语解释
佛教语。两种“我执”之一。对于“人我执”而言。也称为“法我执”。谓不知诸法由因缘而生,以为外界有独立自存的客观实体的“妄执”。见《成唯识论》卷一。大乘佛教否认外境实有,因此称执特外境实有而障碍对真理的认识为法执。法执[fǎzhí]⒈佛教语。两种“我执”之一。对于“人我执”而言。也称为“法我执”。谓不知诸法由因缘而生,以为外界有独立自存的客观实体的“妄执”。见《成唯识论》卷一。
引证解释
⒈佛教语。两种“我执”之一。对于“人我执”而言。也称为“法我执”。谓不知诸法由因缘而生,以为外界有独立自存的客观实体的“妄执”。见《成唯识论》卷一。引清谭嗣同《仁学》二五:“我执断矣,然犹有天命之见存,法执犹未断也。”
网络解释
法执法执,佛教用语,是断尽一念无明以后之境界。断尽一念无明之后,想要修行成佛才知有法执。
汉语大词典
佛教语。两种“我执”之一。对于“人我执”而言。也称为“法我执”。谓不知诸法由因缘而生,以为外界有独立自存的客观实体的“妄执”。见《成唯识论》卷一。清谭嗣同《仁学》二五:“我执断矣,然犹有天命之见存,法执犹未断也。”
国语辞典
大乘佛教否认外境实有,因此称执特外境实有而障碍对真理的认识为法执。法执[fǎzhí]⒈大乘佛教否认外境实有,因此称执特外境实有而障碍对真理的认识为法执。引《大乘入楞伽经·卷七·偈颂品第十之二》:「悟心无境界,则离于法执。」
辞典修订版
大乘佛教否认外境实有,因此称执特外境实有而障碍对真理的认识为法执。《大乘入楞伽经.卷七.偈颂品第十之二》:「悟心无境界,则离于法执。」也称为「法我执」。
其他释义
1.佛教语。两种'我执'之一。对于'人我执'而言。也称为'法我执'。谓不知诸法由因缘而生,以为外界有独立自存的客观实体的'妄执'。见《成唯识论》卷一。
法执造句
1.现实中人治与法治的碰撞,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知法犯法、执法犯法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2.司法层面上,应形成尊重和保护律师依法执业、依法行使辩护权的良好氛围。
3.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做好面对公众审视的准备,当好定规立矩的“明白人”、遵章守纪的“带头人”、表里如一的“透明人”、执法执纪的“铁面人”。
4.第六,加强对律师知法犯法、执法犯法行为的制裁力度。
5.天津市监狱在执法执纪教育整顿中,始终贯彻边整边改的指导思想,切实解决在执法执纪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取得了明显效果。
6.依法执法,却凭空招致不相干人士的控告,林勤纲兴起了辞职不干的念头,向上级递出了辞呈,准备挂冠求去。
7.因为在自动保存文档时无法执行这些事件,所以这些事件都不会发生,并且自动保存后的文档也将会处于“坏的”状态。
8.强力型司法执行面临着现实困境,表现为不利于社会和谐,强制执行内容泛化,不利于树立司法权威,得不到社会认同,兼容型司法执行应时而生。
9.民法哲学从属于法哲学,它是民法学和民事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的灵魂。
10.方法执行实现,然前方法的成果被返归。
法执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