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传檄而定
chuán xí ér dìng

【拼音】:chuán xí ér dìng

【注音】:ㄔㄨㄢˊㄒ一ˊㄦˊㄉ一ㄥˋ

【词性】:成语。

【简体】:传檄而定

【繁体】:傳檄而定

字义分解
传檄而定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发一道檄文便可平定。形容兵势强大。传檄而定[chuánxíérdìng]⒈发一道檄文便可平定。形容兵势强大。
基础解释
檄:声讨敌人或叛逆者的文书。发布一道檄文就可以使局势平定下来。形容讨伐者声威浩大,不用武力就能平息动乱。
综合释义
檄:讨敌文书;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纸文书,就可以降服敌方,安定局势。获操则威震天下,中原虽广,可~。◎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国语辞典
发布晓喻的文书即可平定其地。形容威势强大,不需交战就能使对方屈服。传檄而定[chuánxíérdìng]⒈发布晓喻的文书即可平定其地。形容威势强大,不需交战就能使对方屈服。引《周书·卷一九·杨忠传》:「吾出其不意,以奇兵袭之,彼怠我奋,一举必克,则安陆不攻自拔,诸城可传檄而定也。」《三国演义·第四一回》:「获操则威震天下,中原虽广,可传檄而定。」成语解释传檄而定
辞典修订版
发布晓喻的文书即可平定其地。形容威势强大,不需交战就能使对方屈服。《周书.卷一九.杨忠传》:「吾出其不意,以奇兵袭之,彼怠我奋,一举必克,则安陆不攻自拔,诸城可传檄而定也。」《三国演义.第四一回》:「获操则威震天下,中原虽广,可传檄而定。」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发布晓喻的文书即可平定其地。形容威势强大,不需交战就能使对方屈服。周书˙卷十九˙杨忠传:吾出其不意,以奇兵袭之,彼怠我奋,一举必克,则安陆不攻自拔,诸城可传檄而定也。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获操则威震天下,中原虽广,可传檄而定。
其他释义
檄:讨敌文书;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纸文书,就可以降服敌方,安定局势。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近反义词
反义词
传檄而定造句
1.而现在,因为牛青篡权自立,鱼龙湾已经只有北面一带完全掌握在他手中,而靠近苍穹镇的十几个村落,完全可以传檄而定
2.好吧,虽说根据黄巢入关之中,这些关中兵将们,连望风而降都谈不上,可谓传檄而定,但总的来说,这些濒临忠诚警戒值得藩镇,比上不足,比下还是有余的。
3.通电所至,举国沸腾,谓天下传檄而定
4.而前几天遇到的那些太平天国,就是正在北伐的太平天国士兵,按照历史他们的目标是要北伐,然后打入北京城,这样太平天国就可以传檄而定江山了。
5.豫州其余诸郡大多是黄巾占据,有管亥前番书信,想必皆可传檄而定
6.旅顺既下,本帅提兵自天津迫京师,天下传檄而定,大业即成。
7.以图相机剿灭,幸王速整虎旅,直入山海,首尾夹攻,逆贼可擒,京东西可传檄而定也。
8.在特殊的情况下,有些叛乱是可以传檄而定的。
9.他竟对一个女佣人骗财骗色,干这种传檄而定之事的人,简直是禽兽不如。
10.以禅让而登上大宝,天下可传檄而定
传檄而定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