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量入计出
liàng rù jì chū

【拼音】:liàng rù jì chū

【注音】:ㄌ一ㄤˋㄖㄨˋㄐ一ˋㄔㄨ

【词性】:成语。

【繁体】:量入計出

字义分解
量入计出的解释
词语解释
量入计出liàngrùjìchū。(1)支出在数量或程度上不超过收入。(2)根据收入情况确定支出限度。
基础解释
见/'量入为出/',量:衡量。入:收入。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支出的限度。
引证解释
⒈见“量入为出”。
汉语大词典
见“量入为出”。《汉语大词典》:量入为出(量入为出)  拼音:liàngrùwéichū根据国家收入数额来确定支出数额的财政原则。始于周朝,历代因之。后并应用于企业、家庭以至个人。《礼记·王制》:“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量入以为出。”汉桓宽《盐铁论·贫富》:“量入为出,节俭以居之。”明张居正《文华殿论奏》:“惟皇上量入为出,加意撙节。”邹韬奋《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关于服务的态度五》:“我们要靠自己的收入,维持自己的生存,所以仍然要严格遵守量入为出的原则。”亦作“量入计出”。《新唐书·苏颋传》:“颋尚简静,重兴力役,即募戍人,输雇直,开井置炉,量入计出,分所赢市谷,以广见粮。”
其他释义
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同“量入为出”。
出处
《新唐书·苏颋传》:“颋尚简静,重兴力役,即募戍人,输雇直,开并置炉,量入计出。”
近反义词
近义词
量入计出造句
1.三年,遂以元年入钱为岁课定率,量入计出,可助边费十分之八。
量入计出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