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烧羊
shāo yáng

【拼音】:shāo yáng

【繁体】:燒羊

字义分解
烧羊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指唐时士子登第或升迁时的贺宴。⒉ 经过烹调、作为食品的羊肉。烧羊[shāoyáng]⒈指唐时士子登第或升迁时的贺宴。⒉经过烹调、作为食品的羊肉。
基础解释
指唐时士子登第或升迁时的贺宴。经过烹调﹑作为食品的羊肉。
引证解释
⒈ 指唐时士子登第或升迁时的贺宴。参见“烧尾”。引: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烧尾》:“贞观中太宗尝问朱子奢烧尾事,子奢以烧羊事对之。”⒉ 经过烹调、作为食品的羊肉。引:宋苏轼《与孙叔静书》之一:“烧羊蒙珍惠,下逮童孺矣。”⒈指唐时士子登第或升迁时的贺宴。参见“烧尾”。引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烧尾》:“贞观中太宗尝问朱子奢烧尾事,子奢以烧羊事对之。”⒉经过烹调、作为食品的羊肉。引宋苏轼《与孙叔静书》之一:“烧羊蒙珍惠,下逮童孺矣。”
综合释义
指唐时士子登第或升迁时的贺宴。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烧尾》:“贞观中太宗尝问朱子奢烧尾事,子奢以烧羊事对之。”参见“烧尾”。经过烹调、作为食品的羊肉。宋苏轼《与孙叔静书》之一:“烧羊蒙珍惠,下逮童孺矣。”
网友释义
shāoyángㄕㄠㄧㄤˊ烧羊(烧羊)(1).指唐时士子登第或升迁时的贺宴。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烧尾》:“贞观中太宗尝问朱子奢烧尾事,子奢以烧羊事对之。”(2).经过烹调、作为食品的羊肉。宋苏轼《与孙叔静书》之一:“烧羊蒙珍惠,下逮童孺矣。”
汉语大词典
(1).指唐时士子登第或升迁时的贺宴。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烧尾》:“贞观中太宗尝问朱子奢烧尾事,子奢以烧羊事对之。”参见“烧尾”。(2).经过烹调、作为食品的羊肉。宋苏轼《与孙叔静书》之一:“烧羊蒙珍惠,下逮童孺矣。”
其他释义
1.指唐时士子登第或升迁时的贺宴。2.经过烹调﹑作为食品的羊肉。
烧羊造句
1.羔烧羊肉是将腌制好的羊肉炸至金黄色后置于锅底,加入汤汁、绍酒、姜、蒜、五花肉及调味品,大火煮沸后文火炖烂,取肉再蒸而成。
2.中国羊文化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如今,有北京的涮羊肉、烧羊肉、内蒙古的烤全羊等多种吃法,但是,乌镇的湖羊因香而不膻独具特色。
3.宋仁宗有一次跟近侍说:昨天夜里饿得睡不着,特别想吃烧羊肉。
4.羔烧羊肉是将腌制好的羊肉炸至金黄色后置于锅底,加入汤汁、绍酒、姜、蒜、五花肉及调味品,大火煮沸后文火炖烂,取肉再蒸而成。【www.chazidian.com/zj-344342/查字典造句】
5.宋仁宗有一次跟近侍说:昨天夜里饿得睡不着,特别想吃烧羊肉。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
烧羊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