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丐户
gài hù

【拼音】:gài hù

【注音】:ㄍㄞˋㄏㄨˋ

【结构】:丐(独体结构)户(独体结构)

【简体】:丐户

【繁体】:丐戶

字义分解
丐户的解释
词语解释
即惰民。封建社会中最受岐视的一部分平民。明编户籍,称惰民为丐户,清雍正元年始废除丐户的'丐籍',与平民同列。
基础解释
即惰民。封建社会中最受岐视的一部分平民。明编户籍,称惰民为丐户,清雍正元年始废除丐户的/'丐籍/',与平民同列。
引证解释
⒈即惰民。封建社会中最受岐视的一部分平民。明编户籍,称惰民为丐户,清雍正元年始废除丐户的“丐籍”,与平民同列。参见“惰民”。引明徐渭《会稽县志诸论》:“丐以户称,不知其所始。”自注:“籍曰:丐户即有产,不得充粮里正长,亦禁其学。”明沉德符《野获编·风俗·丐户》:“今浙东有丐户者,俗名大贫。其人非丐,亦非必贫也。或云:本名惰民,讹为此称,其人在里巷间任猥下杂役,主办吉凶及牙侩之属……即积鏹巨万,禁不得纳貲为官吏。”清钱谦益《石义士哀词》:“蒙古分民为十户,所谓丐户者,吴人至今犹贱之。”《清史稿·食货志一》:“﹝雍正元年﹞并諭浙江之惰民,苏州之丐户,操业与乐籍无异,亦削除其籍。”
网络解释
丐户户政名。清初“贱民”之一,主要居住于苏州府常熟、昭文二县,与浙江堕民相同。据传明太祖定户籍,称堕民为丐户。丐户一般从事吹唱演戏、抬轿、接生、理发以及小手艺、小食品等。雍正元年(1723)与乐户一并除去贱籍,改而编入良民之籍,权利与义务与普通平民相同。惟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从陕西学政刘嶟之请,经部议定,丐户报官须经四世后,本族亲支皆清白自守,方准报捐及应科试。
综合释义
即惰民。封建社会中最受岐视的一部分平民。明编户籍,称惰民为丐户,清雍正元年始废除丐户的“丐籍”,与平民同列。明徐渭《会稽县志诸论》:“丐以户称,不知其所始。”自注:“籍曰:丐户即有产,不得充粮里正长,亦禁其学。”明沉德符《野获编·风俗·丐户》:“今浙东有丐户者,俗名大贫。其人非丐,亦非必贫也。或云:本名惰民,讹为此称,其人在里巷间任猥下杂役,主办吉凶及牙侩之属……即积鏹巨万,禁不得纳貲为官吏。”清钱谦益《石义士哀词》:“蒙古分民为十户,所谓丐户者,吴人至今犹贱之。”《清史稿·食货志一》:“﹝雍正元年﹞并諭浙江之惰民,苏州之丐户,操业与乐籍无异,亦削除其籍。”参见“惰民”。丐户[gàihù]贱民的一种。明太祖时定户籍,称堕民为丐户。祝允明〈猥谈〉:「奉化有所谓丐户。」;《清会典事例·户部·改正户籍》:「江南苏州府属之常熟,昭文二县丐户,与浙江惰民无异。」
网友释义
户政名。清初“贱民”之一,主要居住于苏州府常熟、昭文二县,与浙江堕民相同。据传明太祖定户籍,称堕民为丐户。丐户一般从事吹唱演戏、抬轿、接生、理发以及小手艺、小食品等。雍正元年(1723)与乐户一并除去贱籍,改而编入良民之籍,权利与义务与普通平民相同。惟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从陕西学政刘嶟之请,经部议定,丐户报官须经四世后,本族亲支皆清白自守,方准报捐及应科试。
汉语大词典
即惰民。封建社会中最受岐视的一部分平民。明编户籍,称惰民为丐户,清雍正元年始废除丐户的“丐籍”,与平民同列。明徐渭《会稽县志诸论》:“丐以户称,不知其所始。”自注:“籍曰:丐户即有产,不得充粮里正长,亦禁其学。”明沈德符《野获编·风俗·丐户》:“今浙东有丐户者,俗名大贫。其人非丐,亦非必贫也。或云:本名惰民,讹为此称,其人在里巷间任猥下杂役,主办吉凶及牙侩之属……即积镪巨万,禁不得纳赀为官吏。”清钱谦益《石义士哀词》:“蒙古分民为十户,所谓丐户者,吴人至今犹贱之。”《清史稿·食货志一》:“﹝雍正元年﹞并谕浙江之惰民,苏州之丐户,操业与乐籍无异,亦削除其籍。”参见“惰民”。
其他解释
贱民的一种。明太祖时定户籍,称堕民为丐户。祝允明〈猥谈〉:「奉化有所谓丐户。」;《清会典事例·户部·改正户籍》:「江南苏州府属之常熟,昭文二县丐户,与浙江惰民无异。」
其他释义
1.即惰民。封建社会中最受岐视的一部分平民。明编户籍,称惰民为丐户,清雍正元年始废除丐户的'丐籍',与平民同列。
丐户造句
1.近代东南不同地区的“疍户”、“九姓渔户“、“堕民”、“伴当”、“世仆”、“小姓”、“丐户”,都是事实上的“贱民”群体。
2.近代东南不同地区的“?户”、“九姓渔户“、“堕民”、“伴当”、“世仆”、“小姓”、“丐户”,都是事实上的“贱民”群体。(www.chazidian.com/zj-163455/丐户造句)
3.近代东南不同地区的“?户”、“九姓渔户“、“堕民”、“伴当”、“世仆”、“小姓”、“丐户”,都是事实上的“贱民”群体。(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丐户造句)
丐户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