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奋武
fèn wǔ

【拼音】:fèn wǔ

【注音】:ㄈㄣˋㄨˇ

【结构】:奋(上下结构)武(半包围结构)

【繁体】:奮武

字义分解
奋武的解释
词语解释
1.扬武;用武。奋武[fènwǔ]⒈扬武;用武。
基础解释
扬武;用武。
引证解释
⒈扬武;用武。引《书·禹贡》:“二百里奋武卫。”孔传:“文教外之二百里。奋武卫,天子所以安。”孔颖达疏:“由其心安王化,奋武以卫天子,所以名此服为安也。”三国魏曹丕《述征赋》:“命元司以简旅,予愿奋武乎南鄴。”唐元稹《王进岌冀州刺史》:“兵兴已来,习为奋武之地。”清魏源《<海国图志>叙》:“何患攘剔之无期,何患奋武之无会?”
网络解释
奋武【条目】奋武(奋武)
综合释义
扬武;用武。《书·禹贡》:“二百里奋武卫。”孔传:“文教外之二百里。奋武卫,天子所以安。”孔颖达疏:“由其心安王化,奋武以卫天子,所以名此服为安也。”三国魏曹丕《述征赋》:“命元司以简旅,予愿奋武乎南鄴。”唐元稹《王进岌冀州刺史》:“兵兴已来,习为奋武之地。”清魏源《<海国图志>叙》:“何患攘剔之无期,何患奋武之无会?”
网友释义
【拼音】fènwǔ【注音】ㄈㄣˋㄨˇ【条目】奋武(奋武)【引证解释】扬武;用武。《书·禹贡》:“二百里奋武卫。”孔传:“文教外之二百里。奋武卫,天子所以安。”孔颖达疏:“由其心安王化,奋武以卫天子,所以名此服为安也。”三国魏曹丕《述征赋》:“命元司以简旅,予愿奋武乎南邺。”唐元稹《王进岌冀州刺史》:“兵兴已来,习为奋武之地。”清魏源《叙》:“何患攘剔之无期,何患奋武之无会?”
汉语大词典
扬武;用武。《书·禹贡》:“二百里奋武卫。”孔传:“文教外之二百里。奋武卫,天子所以安。”孔颖达疏:“由其心安王化,奋武以卫天子,所以名此服为安也。”三国魏曹丕《述征赋》:“命元司以简旅,予愿奋武乎南邺。”唐元稹《王进岌冀州刺史》:“兵兴已来,习为奋武之地。”清魏源《〈海国图志〉叙》:“何患攘剔之无期,何患奋武之无会?”
奋武造句
1.如果说,《惊天动地》在宏大叙事中展现人民军队的英雄群像做到了奋武扬威,那么它在表现军人个体的奉献精神上同样感人至深。
2.最终在崇祯十七年六月定先帝谥号为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思宗,弘光元年二月丙子改是上庙号毅宗。
3.收冀州人才为袁绍自己所用,广平沮授为奋武将军,让他监护诸将,宠遇甚厚。
4.艾曜威奋武,深入虏庭,斩将搴旗,枭其鲸鲵,使僭号之主,稽首系颈,历世逋诛,一朝而平。
5.有时候所谓的一生的奋武,只不过为了曾在年幼时看见的那个凝固在思想深处的侧影。
6.武生中文才优秀者仍可进入“文学”深造,意在揆文奋武,培养兼备之才。
7.于是奋武扬威,腾云驾雾而来,不在话下。
8.今将军到来,可大奋武威,灭此朝食。
9.八月,孙权进驻皖口(今安徽怀宁皖水入江处),遣陆逊为大都督、假黄钺,并派奋武将军朱桓、绥南将军全琮为左、右督,各统兵3万袭击曹休。
10.勇、洁,此是用“五德”与乾隆皇帝的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相呼应。
奋武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