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奸为
jiān wéi

【拼音】:jiān wéi

【注音】:ㄐ一ㄢㄨㄟˊ

【结构】:奸(左右结构)为(独体结构)

【繁体】:姦為

字义分解
奸为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亦作'姧为'。2.见'奸伪'。
基础解释
亦作/'姧为/'。见/'奸伪/'。
引证解释
⒈亦作“姧为”。见“姦伪”。
汉语大词典
亦作“奸为”。见“奸伪”。《汉语大词典》:奸伪(奸伪)  拼音:jiānwěi亦作“奸伪”。亦作“奸伪”。亦作“奸为”。1.诡诈虚假。《管子·君臣上》:“是故主画之,相守之;相画之,官守之;官画之,民役之。则又有符节、印玺、典法、筴籍以相揆也。此明公道而灭奸伪之术也。”《韩非子·六反》:“奸伪无益之民六,而世誉之如彼;耕战有益之民六,而世毁之如此。”汉桓宽《盐铁论·错弊》:“禁御之法立而奸伪息,奸伪息则民不期于妄得而各务其职,不反本何为?”汉王充《论衡·答佞》:“考乡里之迹,证朝廷之行,察共亲之节,明事君之操,外内不相称,名实不相副,际会发见,奸为觉露也。”奸为,一本作“奸伪”。《水浒传》第二四回:“且说那妇人做出许多奸伪张致,那武大武松弟兄两个吃了几杯,武松拜辞哥哥。”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九》:“今百姓十九在官,十一在家,身无完衣,腹无饱食,贫困日甚,奸伪日滋。”2.指诡诈虚假的人或事。汉贾谊《过秦论》中:“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奸,一本作“奸”。晋葛洪《抱朴子·审举》:“奸伪荣显,则英杰潜逝。”《后汉书·皇甫规传》:“后遭奸伪,威分近习,畜货聚马,戏谑是闻。”清唐甄《潜书·达政》:“除强暴奸伪,不为民害,为中善政一。”
奸为造句
1.一千五百年前三界结界被打破,神魔狼狈为奸为害人间,凡人季横空出世,修成浩劫剑,惊世震俗,斩仙除魔,平定人间,之后季却消失无踪。
2.从小修习正宗道术,本该修身养性,以铲恶锄奸为己任的王枫却崇尚暴力。
3.中国境内的一些窝主、海寇、奸商和流氓分子也乘机打劫,与倭寇狼狈为奸,为害百姓。
4.今吏既亡教训于下,或不承用主上之法,暴虐百姓,与奸为市,贫穷孤弱,冤苦失职,甚不称陛下之意。
5.自六十年代以来通过不断地揭露,福特基金会与中情局狼狈为奸为美国寻求世界霸权的历史已为世人熟知。
6.于是罗家兄弟回到齐平山,招兵买马,积草囤粮,准备有一日杀到东京,捉住奸贼,为国除奸,为罗家报仇。[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64702/造句]
7.于是罗家兄弟回到齐平山,招兵买马,积草囤粮,准备有一日杀到东京,捉住奸贼,为国除奸,为罗家报仇。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164702/奸为造句
奸为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