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解形
jiě xíng

【拼音】:jiě xíng

【注音】:ㄐ一ㄝˇㄒ一ㄥˊ

【结构】:解(左右结构)形(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解形的解释
词语解释
1.脱身。2.分解形体。3.道教语。犹尸解。4.犹解脱。解形[jiěxíng]⒈脱身。⒉分解形体。⒊道教语。犹尸解。⒋犹解脱。
基础解释
脱身。分解形体。3.道教语。犹尸解。4.犹解脱。
引证解释
⒈脱身。引《后汉书·王昌传》:“朕,孝成皇帝子子舆者也。昔遭赵氏之祸,因以王莽篡杀,赖知命者将护朕躬,解形河滨,削迹赵魏。”李贤注:“解形犹脱身也。”⒉分解形体。引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东方有解形之民,使头飞於南海,左手飞於东山,右手飞於西泽,自脐以下,两足孤立。至暮,头还肩上,两手遇疾风飘於海外,落玄洲之上,化为五足兽,则一指为一足也。”⒊道教语。犹尸解。引唐陈子昂《体玄先生潘尊师碑颂》:“遂解形而遗世,乘白云以上宾。”前蜀杜光庭《仙传拾遗·张子房》:“子房佐汉,封留侯,为大司徒。解形於世,葬於龙首原。”⒋犹解脱。参见“解脱”。引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欲以此金铸铜佛送西山潭柘寺供养,冀仰託佛佑,早得解形。”
网络解释
解形解形是一个汉语词,拼音jiěxíng,注音ㄐㄧㄝˇㄒㄧㄥˊ,解释为脱身。
汉语大词典
(1).脱身。《后汉书·王昌传》:“朕,孝成皇帝子子舆者也。昔遭赵氏之祸,因以王莽篡杀,赖知命者将护朕躬,解形河滨,削迹赵魏。”李贤注:“解形犹脱身也。”(2).分解形体。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东方有解形之民,使头飞于南海,左手飞于东山,右手飞于西泽,自脐以下,两足孤立。至暮,头还肩上,两手遇疾风飘于海外,落玄洲之上,化为五足兽,则一指为一足也。”(3).道教语。犹尸解。唐陈子昂《体玄先生潘尊师碑颂》:“遂解形而遗世,乘白云以上宾。”前蜀杜光庭《仙传拾遗·张子房》:“子房佐汉,封留侯,为大司徒。解形于世,葬于龙首原。”(4).犹解脱。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欲以此金铸铜佛送西山潭柘寺供养,冀仰托佛佑,早得解形。”参见“解脱”。
其他释义
1.脱身。2.分解形体。3.道教语。犹尸解。4.犹解脱。
解形造句
1.时效初期,过饱和固溶体分解形成原子偏聚区,电子散射增加,合金电导率下降。
2.很多二氧化碳最终会在海洋里溶解,形成碳酸;碳酸对珊瑚虫和贝壳类动物有腐蚀性。
3.此后不同时代的哲学家对其做出了各自的诠释和理解,形成了中国哲学史上的格致之学。
4.将宝元裂缝性气藏“蛇曲”形复杂结构井进行简化分解,形成了“蛇曲”形复杂结构井的基本构件。
5.可惜,正是过去三十年貌似从未停息的战祸,而不是对该国历史的深入了解,形成了今天人们对阿富汗的普遍看法。
6.生者未有不死者,而人见生则喜,见死则悲,不亦怪乎?人之死也,犹如解形体之束缚,脱性情之裹挟,由暂宿之世界归于原本之境地。 
7.本文简要论述了利用超对称量子力学的方法求解形不变势的能量本征值和本征函数,并且列举了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8.正确认识形这些对于理解形声字的形成和形义关系大有裨益。
9.它们使你能以更好更冷静的方式了解形势、站稳立场。
10.佐伊花了数月去练习箭术和武术,一招一式,才能有模有样。角色因注入演员的理解,形象更丰富。
解形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