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马连良
mǎ lián

【拼音】:mǎ lián

【繁体】:馬連良

【拼音】:mǎ lián liáng

字义分解
马连良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京剧演员。字温如,北京人。回族。九岁入北京喜连成科班学艺。演老生。出科后吸收诸家之长,形成唱腔甜润酣畅,做工飘逸洒脱的艺术风格,世称“马派”。代表剧目有《借东风》、《甘露寺》、《清风亭》等。曾任北京京剧团团长、北京市戏曲专科学校校长。有《马连良演出剧本选集》。⒈京剧演员。字温如,北京人。回族。九岁入北京喜连成科班学艺。演老生。出科后吸收诸家之长,形成唱腔甜润酣畅,做工飘逸洒脱的艺术风格,世称“马派”。代表剧目有《借东风》、《甘露寺》、《清风亭》等。曾任北京京剧团团长、北京市戏曲专科学校校长。有《马连良演出剧本选集》。
网友释义
马连良(1901年2月28日-1966年12月16日),字温如,生于北京市,回族,中国京剧男演员,工老生。1908年,入喜连成科班(后改名富连成)。1913年,成为科班主力。1917年,出科后在福州演出京剧《珠帘寨》。1918年,再入富连成科班继续深造。1921年,初次赴上海演出,表演《问樵闹府》《南阳关》等剧目。1922年12月,应邀加入玉华社。1923年,开始整理、改编传统剧目,进行京剧改革。1925年,演出整理改编的京剧新戏《广泰庄》《化外奇缘》等。1927年,自组春福社,正式挂头牌。1928年,推出独有剧目《大红袍》《应天球》等。1929年,首演京剧《许田射鹿》。1930年,成立“扶风...
辞典修订版
人名。(公元1901~1966)清末民国初北京人,是平剧表演家。早年宗谭鑫培,后私淑贾洪林。他的唱腔悠扬亮丽,结合节奏的顿挫变化,形成潇洒飘逸的艺术风格,世称为「马派」。
其他释义
马连良(1901-1966):京剧演员。字温如,北京人。回族。九岁入北京喜连成科班学艺。演老生。出科后吸收诸家之长,形成唱腔甜润酣畅,做工飘逸洒脱的艺术风格,世称“马派”。代表剧目有《借东风》、《甘露寺》、《清风亭》等。曾任北京京剧团团长、北京市戏曲专科学校校长。有《马连良演出剧本选集》。
马连良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